网络催化型集群行为的演化研究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network catalytic cluster behavio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luster behavior in the network age from four dimensions: gestation, diffus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ca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government countermeasures. Tha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monitoring and warning, threshold identification, Internet guidance, image repair" stereoscopic response system.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的互联网虚拟社会风险治理研究”(项目立项编号:11&ZD03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批准号:2012SC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李欲晓;;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指标体系建立初探——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姜胜洪;;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规律研究[J];兰州学刊;2010年05期
3 王国华;邓海峰;王雅蕾;冯伟;;网络热点事件中的舆情关联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12年07期
4 顾明毅;周忍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5期
5 方付建;戴雨露;;要高度重视反向政治认知[J];学习月刊;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郜书锴;;从集权到分权:媒介转型研究回顾与评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薇;汤敏佳;杜骏飞;;中国虚拟社会管理学术进展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杨明刚;陈韵超;顾明毅;;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例[J];中国广告;2011年12期
4 张杰;;“陌生人”视角下社会化媒体与网络社会“不确定性”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2年01期
5 刘彤;杨嫦君;;警惕不当报道对“大学校长”词义的贬降作用[J];传媒观察;2012年10期
6 刘彤;杨嫦君;;警惕“校长事件”报道对词义转移的贬降趋向[J];今传媒;2012年11期
7 吴锋;;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博弈机制研究[J];电子政务;2012年10期
8 叶穗冰;;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及有效干预机制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9 王霄文;;网络舆情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3年12期
10 井道龙;;浅谈网络舆情管理[J];对外经贸;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秀利;朱建明;;社会舆论方向影响下的微博商业言论传播模型[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2 郜书锴;;国际传播的重新布局——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实践与理论[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3 李文明;吕福玉;;网络文化的媒介文化学批判[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唐乐;Web2.0时代面向社会公众的组织外部传播[D];复旦大学;2011年
3 郜书锴;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东;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5 王慧军;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张一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圆;网络舆情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颜芳;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及其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成良;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抛体—涡轮传播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胡永庆;当代中国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耀文;网络传播中的精英现象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庆渊;网络论坛政治参与的困境: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杨帆;“媒介事件”视角下的中国“人肉搜索”现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王芙蓉;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意见扩散及其路径模式图[D];河北大学;2011年
9 孟庆楠;2001-2010转型期《南方周末》创新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宋恒毅;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雅蕾;方付建;;舆情热点事件的热源研究——基于人民网“舆情排行榜”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林渊渊;互联网信息冗余现象[J];当代传播;2004年05期
3 韩立新;霍江河;;“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J];当代传播;2008年06期
4 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构成要素、特征和类型的舆情视角[J];理论月刊;2006年02期
5 杨琳;;网络舆情飙升背后[J];w,
本文编号:2255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25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