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三产业重点行业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02:35
【摘要】: 直辖十二年以来,重庆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37.7%,上升到2008年的41%;其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由1997年的24.05%,上升到2008年的34.0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人均产值由1997年的0.31万元/人,上升到2008年的0.77万元/人,由此可以看出重庆市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重庆第三产业在规模、结构、质量方面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其水平还比较低,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律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内部发展的重点产业部门也不相同,其对第三产业的作用和贡献也不一致,对于每个特定的阶段会有相应的重点产业部门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迁规律决定于重点产业部门的转换规律,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实质上就是重点产业部门的选择问题。重庆目前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浪潮”中,第三产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更加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要发展什么形态的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中的什么部门?怎样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选择重庆市第三产业内部重点行业的研究对推动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及学术意义。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重点行业选择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重庆市第三产业及其内部行业做了现状分析和产业关联分析。在现状分析部分,分别从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劳动生产率、投资结构这四个方面对重庆市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进行了剖析,并运用各行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增长)的贡献度、各行业在经济增长(就业增长)方面的发展潜力等指标对第三产业内部行业进行了排名,以此作为备选依据并选择出了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大、对就业增长贡献度大的重点行业。 在产业关联分析部分,本文使用了各项产业关联指标定量分析了重庆市三次产业与第三产业各行业之间的产业关联特性,得出了重庆市三产之间关联程度低、社会化程度低;重庆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依靠国民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增长的拉动;金融业、交通、仓储及邮政业等6大行业应作为重点行业而优先发展的结论。 本文对于重点行业的最终选择是在基于由产业关联分析所选择的重点行业的基础上、增加了那些产业关联度较小(在现阶段暂未体现出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但是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对就业增长贡献大的行业。针对最终选择的重点行业,本文提出了它们如何发展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19
本文编号:2602332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克莎;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下)[J];财贸经济;2000年11期
2 刘水杏;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度的国际比较[J];财贸经济;2004年04期
3 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4 蒋燕,胡日东;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5 魏作磊;;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6 李江帆,黄少军;世界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7 魏作磊,胡霞;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吗?[J];经济学家;2005年01期
8 江小涓;;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9 甄峰,顾朝林,朱传耿;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杨来科,廖春;论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及重点行业选择——从产业关联度、成长性及就业吸纳力等方面谈起[J];求是学刊;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惠娟;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02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0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