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价的结合机制初探
发布时间:2020-04-18 09:19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的目标、重点和主要内容,表明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向更深层次展开。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以往我们更多地只是关注宏观层面的体制和结构的调整,对微观层面的政府管理缺乏深入的研究。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呼声在日益增大。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政府职能由行政管制型、经济建设型逐步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政府在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模式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诸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目标考核、满意度评价等旨在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推陈出新。但如何在现实可操作层面上有效评估、评价公共部门的工作效果以利于不断改进和创新,仍是公共管理的瓶颈问题之一,为此,有必要在现有的一些内部、外部评估、评价机制下,寻找有效的结合机制,使得评价更客观、评估更准确。 本文首先对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定义和相关理论进行简单分析,指出组织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不足之处;然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杭州市的机关满意度评选活动和杭州市级机关目标考核工作两种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问卷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据此进行分析,提出概念模型;最后提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价的结合机制、途径、程序、方法和技术等。 本文认为,对公共管理部门的绩效评估应注意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价的结合,在目前尚不能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情况下,可以将内部评价体系外向化(如将目标考核分解的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及时间进度要求上网公布,实时动态地反映完成情况),使外部评估注重行为的同时,与重视结果相结合,变一个时点的评估为一个时段的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具针对性。
【图文】:
在问到“公共部门的评估应由谁来组织”时。有30人选择了“公共部门”,占总人数的25.%4;有57人选择“非政府组织”,占总人数48.3,有31人选择“都可以”,占总人数的26.3急。(如图4.1)图4.1公共部门的评估应由谁来组织在问到会公开总数的日寸,,“机关目标管理考核中公共部门各项职能目标和共性目标可否向社有96人选择“可以”,占总81.%4,有13人选择“不可以”,占有9人选择“不确定”,占7.6毛.(如图连.2)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630
本文编号:2631940
【图文】:
在问到“公共部门的评估应由谁来组织”时。有30人选择了“公共部门”,占总人数的25.%4;有57人选择“非政府组织”,占总人数48.3,有31人选择“都可以”,占总人数的26.3急。(如图4.1)图4.1公共部门的评估应由谁来组织在问到会公开总数的日寸,,“机关目标管理考核中公共部门各项职能目标和共性目标可否向社有96人选择“可以”,占总81.%4,有13人选择“不可以”,占有9人选择“不确定”,占7.6毛.(如图连.2)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63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俊尧;;从“压力型考核”到“公众制度化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模式的转型与路径依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亓秋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1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3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