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东海区域的公共问题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08:38
【摘要】: 东海是我国海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近些年东海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省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海洋的价值已远远地超出了传统捕鱼和航行的意义,而是拓展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开发利用海洋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但是由于海洋是一个连续流动的水体,海洋的流动性、三维性、同一性,海洋功能的多宜性和海洋资源多元性的特点,海洋成为多种产业开发活动和海洋多功能利用的客观基础。众多利益群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相关企业、非盈利组织和个人纷纷进军海洋,在同一海域进行开发活动,再加上诸多因素和复杂的背景交织在一起,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了东海区域的资源、环境、安全等区域公共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区域公共问题都超出了单一主体的权力管辖范围,涉及多主体之间的复杂的竞争合作关系,东海区域现行的行政区行政已经难以做出有效回应和治理。如何解决东海区域的公共问题,是当前开发海洋进程中政府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东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对我国其他海区的开发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以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作为研究东海区域公共问题的主要理论工具,以东海现实的区域公共问题为研究起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东海区域不同治理主体在治理中所应承担的功能和实际履行的情况,分析产生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治理主体的法定地位和行为能力,提出成立综合性的东海区域治理协调机构、强化区域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区域公共合作载体或平台的改革建议,为实现东海区域的公共问题治理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方法,也为其它海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图文】:

示意图,海域,示意图,严重污染


图4.12005年我国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东海区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6.7万平方的45%。其中,严重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和较清洁0.8、2.3和2.1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耕;;十年磨砺谱华章 乔东海坚守梦想 执着前行[J];科技与企业;2010年10期

2 刘少东;;如何留住80后跳槽“房奴”[J];信息方略;2010年08期

3 郑春勇;;区域公共管理创新的动力与路径——以都市圈一体化为分析背景[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肇晖;;同心托起生命的太阳——访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建平[J];上海医药;2011年07期

5 楼屹;;SOHO东海广场的客户分析及经营策略评价[J];国际市场;2011年09期

6 易江;;生态养鸡效益好[J];农民文摘;2005年09期

7 ;东丽拟扩大东海PPS产能[J];塑料工业;2011年07期

8 ;山东海皇集团公司简介[J];实用电子文摘;1997年09期

9 ;拥揽大盘资源的万元湖景房——东海·闲湖城红树湾探访[J];楼市;2011年12期

10 ;市委大事记[J];衡阳通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普志;;东海地热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的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卫龙;郭揆常;陆文伟;;东海边际气田开发水下生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丁东生;石晓勇;李京;张传松;梁生康;;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结构月际变化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沈伟;姜亚洲;程家骅;;东海发光鲷的年龄与生长特性[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云峰;周名江;于仁成;朱德弟;吕颂辉;颜天;;2005年春夏之交东海大规模甲藻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吴迪生;杨会;魏建苏;俞胜宾;陈钜龙;张文静;周水华;张娟;夏华永;;1986年东海与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徐兆礼;曹婷;;东海赤潮高发区海樽类数量分布与环境关系的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8 徐兆礼;彭晓阳;;东海赤潮高发区水母类分布特征[A];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9 李建生;严利平;程家骅;;东海群系澳洲鲐夏秋季数量分布特征的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郑祥民;赵健;周立;;东海岛屿风尘沉积与环境信息[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彬 宜坦 彦梅 桂林;东海快步进入长三角经济圈[N];连云港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孙亚菲 实习生/林晓蔚;对抗升级 东海何时风平浪静[N];南方周末;2005年

3 鸿佐;从历史自然疆界看东海争端[N];学习时报;2005年

4 通讯员 任正满 魏爱华;东海硅产业荣列全国百佳[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记者 卢志民 特约通讯员 李宗昭;三一重工对接东海岛钢铁项目[N];湛江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青红 王春楠 通讯员 焦明华 鲁成飞;东海“一元钱”建起三大工程[N];连云港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 焦明华 郄继清;东海城区加大绿化投入[N];连云港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杨文军;东海13辆公车多卖了10万元[N];连云港日报;2009年

9 淑莉 田浩 长春;东海开通数字化城管系统[N];新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吕宁;扬帆东海建功立业 开拓创新再创辉煌[N];中国海洋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龙军;东海海-气界面CO_2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刘乐军;东海灾害地质分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3 孙霞;光照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赤潮藻类生长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张利永;东海大规模赤潮对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5 孙静;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微藻鉴定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张磊;长江口、东海的镭同位素及其在水团混合分析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江红;东海渔业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区情景模拟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传玉;中国东部近海温度锋面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9 丘仲锋;东海赤潮高发区水色遥感算法及赤潮遥感监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10 李云海;中太平洋及东海陆架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锋;我国东海区域的公共问题治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曹伟国;东海海洋温度锋面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宋加磊;Sea WiFS卫星资料叶绿素浓度反演东海算法及其在东海初级生产力估算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余华;东海DGKS9617岩芯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石峰;营养盐在东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和交换通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6 林晓彤;东海外缘沉积物来源的判识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刘青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公共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王强;渤、黄、东海海温短期数值预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李慧玲;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及现实前景[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玫玫;营养盐和他感作用对东海浮游植物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2652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52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9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