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政治行政二分法及其对我国行政学研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08 05:08
【摘要】:政治行政二分法是行政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有学者认为传统行政学严 格追随政治行政二分法所确立的行政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而认为近代行政学 的发展已经脱离了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框架。通过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提出的前 提条件和她在西方行政学说中地位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一 直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理论与之可堪比较,大 部分的理论研究仅仅是在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框架下的修修补补。同时笔者研究 了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得出,提出政治行政二分 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周期性竞争政党政治对于行政领域的干扰和解决政党分肥 制的弊病。同时比较了中西方行政学产生的政治结构,证明了中西方行政学的研 究并不存在相同的逻辑前提。从这个角度出发中西方的行政学研究是不具备可比 性的。但笔者同时证明了行政学产生的关键在于社会结构的分化,从这个角度来 考虑,中西方的行政学研究是有可相互借鉴的地方。 笔者根据政治行政二分法在不同的研究时期学者们对它的看法从发,将西方 行政学的历史分为了:政治行政二分法提出和行政学初步建立时期、对政治行政 二分法进行反思的时期、政治行政整合时期这样三个时期。并研究了我国政党政 治的结构特征,说明我国的行政学研究面对的是政治和行政天然整合的局面。通 过分析笔者得出了我国行政学研究的几点肤浅思考:我国已经具备了行政学研究 的社会历史条件,但我们的研究和西方的研究并不在同一范畴;中国政治行政的 天然整合并不见得就会成为我们行政学研究的枷锁,反而与目前西方行政学研究 趋势具有某种程度的暗合;但天然的政治行政整合与西方国家在行政学研究中对 政治和行政整合的主动选择有着具有巨大的差异,因此我国行政学研究必须与我 国具体国情相联系,同时可以借鉴当前西方行政学研究的某些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6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4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54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c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