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公民社会中青年社团的功能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0-05-14 10:45
【摘要】:公民所志愿组成的社团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基本单位。当前,有一个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以社会发展、青年进步为己任的青年社团正以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感召力和积极的作为,推动着社会转型和公民社会的培育,表现出新的、特有的时代功能和价值。本文在公民社会和社团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青年社团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青年社团的突出特点。沿着由内部特征而外显功能的逻辑通路,阐述了青年社团在转型社会中所具有的特殊的“官民二重性”,,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工具研究当代中国青年社团组织官民二重性的缘起及其运作逻辑,并推论“官方组织成本”与“自组织成本”之比是当代中国社团“官民二重性”的渊源。青年社团在建构公民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培养公共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技能,培养公民道德和公益精神,弘扬志愿精神,提供社区公共产品,促进社会资本积累等功能。青年社团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的路径主要是要在国家层面积极参政议政,培养协商民主意识,促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在社区层面上要与其它公共组织互动,整合资源共同提供稀缺产品,弘扬公益精神;在社会层面促进“规范”、“信任”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发展,促使参与式民主运转起来;青年社团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还需要扩大自身的活动空间,提升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以及维护自身的知情权,监督政府提高政治透明度,以实现政府和青年社团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状态。目前青年社团在发展中还存在着注册困境、合法性困境、双重管理困境、科层化管理困境以及筹资困境等发展困境,因此应当从保持公益本色、健全法律体系、强化政策导向、淡化官方色彩、吸纳精英人才、加强自律和他律以及拓宽筹资途径等方面完善体制、制度和政策环境,提升青年社团培育和促进公民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432.6
本文编号:2663230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4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臻荣,张树峰;论中国政府治理与善治的实践与探索[J];晋阳学刊;2005年06期
2 谢蕾;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朱光磊,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二重性”及其监管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02期
4 苏颂兴;青年社会化与社团的现代性功能[J];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5 李宝梁;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一种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年01期
6 梁莹,黄健荣;论我国第三部门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建构[J];学海;2004年04期
7 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分析[J];学会;2004年06期
8 王名;中国的非政府公共部门(下)[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6期
9 郭道久,朱光磊;杜绝“新人”患“老病”,构建政府与第三部门间的健康关系[J];战略与管理;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2663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6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