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城市拆迁问题的网络舆情调查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6:37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要求和生存的双重制约下,城市的内向式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即拆掉矮房子来建高房子,以便提高城市的空间容积率。在这种大背景下,拆迁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因此,对拆迁制度的关注已成为必然。 近年来,一些与拆迁有关的新闻报道屡屡见诸媒体,不管是各地“最牛钉子户”的戏剧化斗争,还是暴力拆迁引发的相关贪腐事件,或是各种拆迁户被殴打、被伤害、被拘留的不公正待遇,都使城市拆迁成为国人议论的焦点话题。 我国的城市拆迁作为政府行为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市拆迁制度也随之逐渐构建起来。现有城市拆迁制度是以《宪法》为基础,《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为标尺,《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和地方政策法规为中心,而共同构成的公共政策体系。 2010年,是各界检讨拆迁政策法规最密集的一年。四川成都的唐福珍自焚事件由网络媒介迅速传播,紧紧抓住国人的眼球,也将城市拆迁制度推至风口浪尖。民众在同情与震惊的同时,自身财产也感受到强烈威胁,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对现有城市拆迁制度的质疑声铺天盖地。可以说,近十年积累的拆迁矛盾被这一恶性事件迅速引爆,拆迁制度改革被提上日程。 深刻剖析我国现行拆迁相关制度,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相联系,与国外的土地制度相比较,指出问题,找到现实解决方案,无疑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阶段,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当前拆迁制度的种种缺陷,激化了社会矛盾特别是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公信力,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制度改革归根到底是政策改革,回答上述提问的过程,也是拆迁政策的政策问题建构的过程。本次研究是对有关拆迁制度的网络舆情进行调查,从外显的网络舆情中分析出内隐的社会舆论,解读出大众普遍关注的拆迁制度问题。在此基础上,比照现有的拆迁制度,发掘社情民意同制度供给的差异,从而构建政策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9.2;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青;曲娜娜;;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J];消费导刊;2010年03期

2 陈瑞春;城市拆迁工作要贴近百姓[J];中国房地产;1998年10期

3 李成;全国城市拆迁委员会二届四次执委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J];中国房地产;2000年12期

4 赵博渊;城市拆迁法规亟待进一步完善[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7年04期

5 洪晓静;;城市拆迁中的红与黑[J];科学决策;2006年12期

6 ;三亚“自主模式”重塑城市拆迁生态[J];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15期

7 张晋生;张洪斌;;城市拆迁中的“住改非”问题与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6年19期

8 亚宁;;地方阻力暗算“拆迁新法”[J];东北之窗;2010年16期

9 许晓梅;合肥城市拆迁史上首起“民告官”案件已见分晓[J];当代建设;1995年01期

10 宋振远,周国洪,崔砺金;拆迁之痛[J];江南论坛;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为民;;网“客”传播和公安“舆情”[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郝文江;马晓明;武捷;;网络舆情现状分析与引导机制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3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郭文慧;王朋举;师秀霞;;从城市化角度看城市拆迁[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5 何顺兰;王兴起;胡宏宇;姜明;;多媒体舆情分析系统设计与研究[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江;侯敏;;语言文字舆情论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孙德超;张馨睿;贺晶晶;;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9 朱晓东;杨国俊;;聚类分析在网络舆情监测中的应用[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愫、媛媛;中宣部舆情局领导来我市参观考察[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2 临县宣传部 李玉峰;浅谈舆情信息写作[N];吕梁日报;2011年

3 记者 邹雄;研究网络舆情的调查回应工作[N];柴达木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高阳;国企承受负面舆情压力大[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记者 郝勇;妇女舆情信息直报点制年内建[N];四川日报;2011年

6 郑言;人民网副总裁陈智霞:资本市场舆情监测已成朝阳行业[N];证券时报;2011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赵新星;舆情和微博问政报告 舆情汹涌,政府怎么办?[N];南方日报;2011年

8 陈婕;《环保舆情》成有力助手[N];中国环境报;2011年

9 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 沙勇忠;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导控[N];民主协商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唐琳;以自信和坦诚的态度看待网络舆情[N];人民公安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根生;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潘新;基于复杂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玉国;基于内容的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万源;基于语义统计分析的网络舆情挖掘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梁铁中;利益整合:城市改造拆迁中城区政府的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唐代中;上海城市房屋拆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郑路;群体极化中的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晔;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巨慧慧;针对网络舆情的情感倾向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项斌;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若尘;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殷婷;网络舆情逆转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陈华;危机管理视角下的公安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罗引;互联网舆情发现与观点挖掘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林艳;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王培顺;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岚岚;新浪微博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4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64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4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