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16:38
【摘要】: 本文从公共管理和制度的紧密联系入手,分析了公共管理制度和制度公共管理的概念,提出制度公共管理方式的实质就是法治方式。当现有的公共管理制度失灵时,就需要由制度创新主体进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主要有政治理念、现实情境、传统文化三类因素。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政治环境构成的生态因素是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直接现实的基础。 本文提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包括个人和团体)。政府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最重要的主体,在政府主导型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中政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政府主导的地位也会引起不良的连锁反应,扭曲整个系统的合理运作和制度创新过程。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政府在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定位,构建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并注意制度规划和方式的选择。与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相对应的是微观主体主导型制度创新,前者忽略了社会成员的自发制度创新行为,而后者又忽视了政府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就是努力形成政府和微观主体之间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文章阐述了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后,结合我国社会和经济转型期的特点,提出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和途径:1.完善国家的法制。2.培育先进文化和主体意识形态。3.提供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4.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公共管理制度创新。5.按照WTO的要求进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本文借鉴了制度分析、行政生态分析的方法对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类型、主体、环境、过程、内容和途径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相应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630
本文编号:2696668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630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万立波;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换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国俊明;行政生态与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6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9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