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08:16
【摘要】: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鉴于县域单元在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本文研究贵州县域经济增长差异,并将区域经济差异界定为以GDP增长率和人均GDP指标反映的期间内经济增长异质化(非均等化)现象。 本研究将贵州划分为82个区域,逐个对区域1949—2002每年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与当年贵州省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本期间特别是1990年后,各区域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在贵州平均水平上的不同分布,把区域分为“双高”、“潜力”、“双低”、“动态”四种类型。分析了四类区域的经济指标特征,并从政府投入、民营经济、区位条件和文化因素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基于上述分析,论文得出贵州各区域间绝对差距在扩大,相对差距在缩小;行政壁垒导致极化区域扩散效应不强;区域内市场主体单一,政府角色过于复杂以及促进经济增长仍然是贵州发展的突出性问题的四条结论。笔者认为,经济水平低的地区以传统经济方式进行的经济增长,政府投入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区位条件则决定了区域获取投资分配能力的大小。经济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价值观问题。文化既是经济问题的表象,也是经济问题的内核。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反映了区域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最后,论文提出经济增长的5条对策,即全力推进地方教育的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政府改造的步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适时扩大极化地区行政区划;重新审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定位。并针对四种类型区域,分别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722133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12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克乾;贵州省县市区党政一把手选拔任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2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72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