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06:22
【摘要】: 绿色公共投资研究可以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是对公共财政效率理论体系的充实和发展,可以更好地为政府财政、环境资源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制度机制依据。可以说,绿色公共投资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模式。该论文在深入分析绿色公共投资的概念、范围、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绿色公共投资宏观效率、微观效率分析的计量方法原理。论文总结和吸收了他人在该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依据公共财政公共投资原理、自然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原理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尝试将公共投资宏微观效率分析方法理论,结合自然资源环境投资的特点,吸收、系统归纳并应用于绿色公共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之中。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1.首次构建起一个系统完整、富有新意的理论体系,涵盖了投资、绿色投资、公共投资(政府投资)、绿色公共投资、绿色公共投资效率(宏观、微观)、绿色公共投资效率影响因素、改善绿色公共投资效率及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等诸多内容。 2.为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的实证分析、评价和决策奠定基础,得出了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宏观效率、微观效率不足的基本结论。对我国绿色公共投资进行宏观效率实证分析,结合四川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项目微观效率作了实证分析。分析得出: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贡献和促进作用,但存在着产出效率损失;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是占GDP的8.41%,我国经济和社会公众对绿色公共投资的需求在增加,但绿色公共产品的供应还存在规模投资不足,绿色公共投资存在非常大的增长空间;2000年前后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的结构效率出现了“飞跃性”分水岭,2001-2008年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的结构效率要高于全社会的资本配置效率,从国际横向比较看仍然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我国绿色公共投资项目的规划概算、执行管理水平以及实际微观效率水平,都还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针对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的宏观微观效率的缺失,剖析了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公共财政职能,加大绿色公共投资力度,使规模比重早日达到最高点最优值、缩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环保投入曲线之间峰顶距离;通过打造产业链、建设重点产业布局、制定实施产业发展规划战略,形成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地带专业化,提高绿色公共投资专业化、分工水平的鼓励和刺激,做强做大我国绿色公共投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市场机制贯穿于政府扶持的投资、融资和产权制度安排、产业链衔接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作用,构建和完善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宏观效率和产业效益评价分析体系,健全完善我国绿色公共项目的绩效考评体系,对绿色公共投资采取多准则决策技术进行绩效评价;建议以“大部制”为改革基调,推进组建国家级环保委员会,实施环境保护“跨区域跨行业”综合性行政管理,推动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职能改革,推进委托代理模式下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完善以公共选择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决策制度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326.2;F205
【图文】:
(3.2)对序列Valuel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ADF统计量小于10%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己经是平稳序列,见下表3一6。并且取值在O附近上下波动,如图3一2。表3一6包含绿色公共投资变量的Vafuel的单位根检验Tab.3一 6UnitroottesteontainingvariablevaluelofgreenPublieinvestmentADF检验统计量一 1.7946871%l尚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一 2.6560一 1.9546一 1.6226一0.,一O。2呵呵俪俪!..一Lu。,{图3一 2Valuel取值的柱形图Fig.3一 2columngraPhofValuelvalue注:此图为eviews软件输出图令Vatuel一0,则四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可表示为(括号中为标准差): LNY=0.094233LNGG+0.56109LNK+1.428253LNL一11.04078(3.3) (0.02397)(0.02188)(0.05546)在 (3.3)式中可看出,绿色公共投资的系数为0.0942,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系数小于非绿色公共投资的0.5611,估计结果与(3.1)相似
家、中国01、02年前后也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对应环保投入占GDP比普遍在2十2.5y0左右,而环保投入占GDP比的高点往往在3.0%左右,这一高点往往滞后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高点时间3一5年,如日本(见下图5一2)、波兰等。环保投入曲线长期缓慢下滑的极限在1.5%一2.0%之间(见下图5一2),对环境质量要求最高的西北欧国家这一比重在2%左右,其余普遍高于1.5%(见下图5一3)。…入/GDP 196719711975时间 10.Ik11.6k17.gk20.2k人均GDP(美元)图5一2Fig.5一 2Environmental以日本为例所形成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环保投入曲线 KuznetseurveandenvironmentalProteetioninvestmenrcurveforJaPanasan
阔、环境形势复杂的现状,若假设我国环保投资在未来10年的增速始终保持在巧%左右,而GDP增速在未来10年逐步放缓至5%一6%的水平,则我国距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及环保投入曲线拐点都较为遥远(见下图5一5),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有望在2017年达到2.6%,在2019年达到3%。得出重要结论是,我国距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及环保投入曲线拐点都较为遥远,在到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最高点之前,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这也是我国绿色公共投资效率缺乏的一个客观重要原因。
本文编号:2759092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326.2;F205
【图文】:
(3.2)对序列Valuel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ADF统计量小于10%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己经是平稳序列,见下表3一6。并且取值在O附近上下波动,如图3一2。表3一6包含绿色公共投资变量的Vafuel的单位根检验Tab.3一 6UnitroottesteontainingvariablevaluelofgreenPublieinvestmentADF检验统计量一 1.7946871%l尚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一 2.6560一 1.9546一 1.6226一0.,一O。2呵呵俪俪!..一Lu。,{图3一 2Valuel取值的柱形图Fig.3一 2columngraPhofValuelvalue注:此图为eviews软件输出图令Vatuel一0,则四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可表示为(括号中为标准差): LNY=0.094233LNGG+0.56109LNK+1.428253LNL一11.04078(3.3) (0.02397)(0.02188)(0.05546)在 (3.3)式中可看出,绿色公共投资的系数为0.0942,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系数小于非绿色公共投资的0.5611,估计结果与(3.1)相似
家、中国01、02年前后也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对应环保投入占GDP比普遍在2十2.5y0左右,而环保投入占GDP比的高点往往在3.0%左右,这一高点往往滞后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高点时间3一5年,如日本(见下图5一2)、波兰等。环保投入曲线长期缓慢下滑的极限在1.5%一2.0%之间(见下图5一2),对环境质量要求最高的西北欧国家这一比重在2%左右,其余普遍高于1.5%(见下图5一3)。…入/GDP 196719711975时间 10.Ik11.6k17.gk20.2k人均GDP(美元)图5一2Fig.5一 2Environmental以日本为例所形成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环保投入曲线 KuznetseurveandenvironmentalProteetioninvestmenrcurveforJaPanasan
阔、环境形势复杂的现状,若假设我国环保投资在未来10年的增速始终保持在巧%左右,而GDP增速在未来10年逐步放缓至5%一6%的水平,则我国距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及环保投入曲线拐点都较为遥远(见下图5一5),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有望在2017年达到2.6%,在2019年达到3%。得出重要结论是,我国距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及环保投入曲线拐点都较为遥远,在到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最高点之前,环境污染治理政策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这也是我国绿色公共投资效率缺乏的一个客观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茵,蔡运龙;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喻大学;浅论环境保护的投融资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3 于立;侯强;李晶;;“三林问题”的关键是林权改革——伊春市的调查[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9期
4 黄泉川;扈文丽;;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5 郎奎建,李长胜,殷有,郎璞玫,王维芳,刘鹏,刘刚;林业生态工程10种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理论和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许兆君;;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政府职能保障——以黑龙江省伊春林权制度改革为例[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7 曾庆久,陈柳钦;论我国环保产业的融资问题[J];上海综合经济;2003年11期
8 吴敬琏;;增长模式与技术进步——我国的工业化增长模式演变和存在的问题[J];决策咨询通讯;2006年02期
9 赵路;聂常虹;;西方典型国家政府绩效考评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10 秦颖;;论公共产品的本质——兼论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J];经济学家;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759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75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