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建龙;;论政府在义务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角色[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2 王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分类与现实选择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7期
3 周自强;;美、英、法高等教育评估概览[J];留学生;2010年06期
4 王玲;;《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启示与借鉴[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3期
5 方勇;;日本大学评价与中国高等教育评估[J];大学(学术版);2011年04期
6 李少华;李汉邦;;资源稀缺下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发展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张昕;;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与政府角色的定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赵全军;;公共服务外包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9 朱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10 童芳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角色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安康;;社会治理中政府角色的转变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贺祖斌;;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技术[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于东红;张静;;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路径[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颖;;加快陕西果业发展问题探讨[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3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马廷奇;;大学利益相关者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董晓菡;刘姗;;政府角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选择[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谭兴中;;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重庆市“麻柳经验”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银红玉;;创新政府角色,推进高新区科技创新人才开发[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9 凌励志;;大学分类排行及其评价指标的思考[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孟大虎;;对高校引进国外智力效益评估的几点认识[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时;曾荫权:实事求是界定政府角色[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耿羽;安徽长丰水改:启示政府角色[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翁醉;楼市调控中政府角色透析[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邵岭 见习记者 顾一琼;政府角色如何转变[N];文汇报;2003年
5 冰启;高等教育评估如何引入社会评价?[N];东方早报;2009年
6 李伟 陈锐松;认清政府角色 力求科学决策[N];中国建设报;2009年
7 秋风;拆迁中的政府角色[N];南方周末;2003年
8 晓风(作者单位:民进浙江省委宣传处);加快高等教育评估专业化和法制化进程[N];团结报;2006年
9 本报评论员 陈伟;新拆迁条例应重新定位政府角色[N];中国经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裴达军;政府角色:期待从台前到幕后[N];中国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继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承亮;转轨经济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及其演变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放;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杨勇;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杨若凡;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熊光慈;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偏差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姚成杰;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并购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周湘林;中国高校问责制度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炯;艺术区形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富勤华;高等教育评估方法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伍萱;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佳宜;瑞典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璐;固化评建成果,完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初探[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琛;关于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政策的再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国辉;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陈能浩;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培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悦;我国政府参与高等教育评估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欧金荣;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原;芬兰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84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78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