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善治模式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01:3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社团革命使非政府组织蔚然兴起。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非政府组织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解决提供了可能;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基础元素,其本质就是多元主体为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的利益在相互规范的基础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地合作管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伙伴”,是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并在促进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论文立足于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系统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发展与政府职能重构、公民社会生成、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联系,提出非政府组织是达到“善治”的基础因素。基于此,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分析,明确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并对现阶段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内外困境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善治模式下推动我国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的可行路径和制度安排。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63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NGO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 论题及研究视角的选择
    (三)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社会转型中的 NGO
    (一) 角色转换与归属:政府职能的重构
    (二) 公民社会:共生治理的基础
    (三) 社会和谐发展: NGO的公共责任
二、NGO: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
    (一) 公共服务的理性
    (二) 市场与政府失灵:公共服务创新的诱因
    (三) 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契合点:伦理使命
    (四) 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功效
三、我国 NGO公共服务的实践及现实困境
    (一) NGO公共服务的实践
    (二) NGO公共服务的内在困境
    (三) NGO公共服务的外在困境
四、我国 NGO公共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一) NGO公共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二) NGO发展的制度构建
    (三) NGO发展的自律机制:伦理价值的信守
    (四) NGO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重构
结语: NGO发展——价值理性的回归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爱军;;公共服务中NGO的融入:对价值理性的诉求[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2期

2 王斌;;非政府组织行政法律责任的建构[J];行政论坛;2006年06期

3 黄辛隐;徐爱兵;;社会和谐心理构建中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机制及发展分析——以“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燕继荣;;服务型政府需要怎样的施政理念——兼谈政府治理的误区与禁区[J];理论视野;2009年01期

5 袁则文;;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公共服务成本的降低[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曹爱军;;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路向探索[J];商业时代;2008年33期

7 吴春;;非政府组织服务社区之困与破解对策[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2期

8 曹爱军;;互动与合作:公共服务中NGO与政府的关系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1期

9 牛天秀;;当代中国NGO公共服务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青;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运作[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建辉;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车峰;我国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NGO合作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张青;地方治理视野中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冷永生;中国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杜倩萍;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范冬云;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8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9 张正岩;中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严明明;论公共服务公平性[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爱萍;公共服务视域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爱军;善治模式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穆朝晖;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英;舟山市非政府组织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潘国情;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法治困境及其对策[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程增民;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与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童红霞;公共服务视域下我国政府与NGO合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尹晓峰;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引导[D];山西大学;2010年

9 闫秀芳;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裘旭东;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以信仰为基础的发展援助[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9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39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2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