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模式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63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NGO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 论题及研究视角的选择
(三)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社会转型中的 NGO
(一) 角色转换与归属:政府职能的重构
(二) 公民社会:共生治理的基础
(三) 社会和谐发展: NGO的公共责任
二、NGO: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
(一) 公共服务的理性
(二) 市场与政府失灵:公共服务创新的诱因
(三) 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契合点:伦理使命
(四) 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功效
三、我国 NGO公共服务的实践及现实困境
(一) NGO公共服务的实践
(二) NGO公共服务的内在困境
(三) NGO公共服务的外在困境
四、我国 NGO公共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一) NGO公共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二) NGO发展的制度构建
(三) NGO发展的自律机制:伦理价值的信守
(四) NGO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重构
结语: NGO发展——价值理性的回归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爱军;;公共服务中NGO的融入:对价值理性的诉求[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2期
2 王斌;;非政府组织行政法律责任的建构[J];行政论坛;2006年06期
3 黄辛隐;徐爱兵;;社会和谐心理构建中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机制及发展分析——以“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燕继荣;;服务型政府需要怎样的施政理念——兼谈政府治理的误区与禁区[J];理论视野;2009年01期
5 袁则文;;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公共服务成本的降低[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曹爱军;;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路向探索[J];商业时代;2008年33期
7 吴春;;非政府组织服务社区之困与破解对策[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2期
8 曹爱军;;互动与合作:公共服务中NGO与政府的关系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1期
9 牛天秀;;当代中国NGO公共服务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青;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运作[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建辉;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车峰;我国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NGO合作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张青;地方治理视野中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冷永生;中国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杜倩萍;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范冬云;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8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9 张正岩;中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严明明;论公共服务公平性[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爱萍;公共服务视域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爱军;善治模式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穆朝晖;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英;舟山市非政府组织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潘国情;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法治困境及其对策[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程增民;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与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童红霞;公共服务视域下我国政府与NGO合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尹晓峰;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引导[D];山西大学;2010年
9 闫秀芳;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裘旭东;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以信仰为基础的发展援助[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9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3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