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规律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279.2
【部分图文】:
图1.3.1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规律研究分析框架1.4本文的创新与特色在现己经出版的相关文献,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规律没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规律没有进行过研究分析。本文根据投入产出表,利用三角化识别方法,识别出相应年份的中国产业集群,对它们进行类型、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按照1992一1997,1997一2002,1992一2002这个时间段顺,分析T五年或者+年期间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演化的规律。本文采用了1992、1997、2002三个年份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原始数据,进行了工作量极大的数据计算、分析以及相关制表、绘图工作,使产业集群的各项指标和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更方便我们进行不同年份的时间演变分析。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从十年来产业集群名称相同或相似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产业集群一共有6个,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珍珍;;以质为本 稳中求升——2011家纺产业集群会议在新疆召开[J];中国纺织;2011年07期
2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的决定[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2期
3 ;山西省要打造三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0期
4 ;产业集群 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新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6期
5 ;产业集群打造实力牙克石[J];硅谷;2011年14期
6 ;传媒经济观察[J];青年记者;2011年22期
7 丁汉青;陈铮;;中国大众传媒产业集群的实践——中国大众传媒产业集群分析(上)[J];青年记者;2011年22期
8 徐朱灵;;转变发展方式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唯一路径[J];现代家电;2011年10期
9 陈艳;;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06期
10 梁晔;;台商登陆制造“群”时代[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4 原春婷;长垣防腐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10年
5 刘鑫;论中国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旺兴;产业集群内企业战略的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7 闫建超;中国产业集群的国家竞争优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8 陶亮;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星烨;基于产业集群的宜丰竹产业竞争力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岳军;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8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6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