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齐齐哈尔市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2:39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的网络舆情已呈高发态势。贫富差距、医患矛盾、权益纠纷等社会矛盾依然是舆情压力的重要来源,大部分网络舆情事件的主题中都是关于“公权力”,政府在应对时也较多地存在处置失当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导致事态发展更具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同时也会严重损害政府公共形象,侵蚀着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政府就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拿出一套科学、正确和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尤其迫切且必要的。本文主要以实证分析为研究方法,对齐齐哈尔市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创新了齐齐哈尔市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提出了吸纳机制和引导机制,并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进行了对策研究。本研究主要有三大部分。首先,对网络舆情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综述进行了阐述,明确了本研究要分析的问题,将网络舆情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其次,对齐齐哈尔市网络舆情治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应对机制,探讨分析了统筹部门吸纳网络舆情、网络民意吸纳模式分析、网络发言人制度、重大舆情会商联动会议制度等内容;最后,针对本文对齐齐哈尔市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依据本文提出的应对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69
【部分图文】:

网民,比例


问题的提出.1 研究背景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进入我国以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渐渐地民的生产生活深深的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当下是信息科技高速发达络时代,互联网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进而深刻的影国民生产生活的观念和行为。2017 年 8 月 4 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NNIC)在北京将第 40 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进行发在报告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截至 2017 年 06 月,中国的网民已达到 7.51同时,中国的手机网民已达到 7.24 亿,比 2016 年底增加了 2830 万人。上网人群占网民中的比例已由 2016 年的 95.1%提升至 96.3%,网民人数上升,尤其是手机网民增幅明显[1]。自媒体网络这个作为信息传播的重体,媒介的功能和效应日益强大,随之网络主体行为的主动性、不确定风险性也相应增强,从而也给政府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战。

结构图,结构图,舆情,齐齐哈尔市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网上舆情与客观事实、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等等多重视角的对比,为政府应对网路舆情机制研究提供参照体系。(3)实证个案分析法 本文通过列举一些齐齐哈尔市的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在齐齐哈尔市网络舆情的现状、取得的治理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内容中,都大量引入了齐齐哈尔市网络舆情的案例。同时,针对齐齐哈尔市网络舆情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使得本文研究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本文研究的框架结构见图 1-2:

示意图,处理对策,敏感度,舆情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全机制,让网上群众所想所办的事项能够被切实给予答复或解决,真正行政吸纳机制吸收网络民意的表达空间。.2.3 网络舆情研判分析流程网络舆情研判与评估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变化的系统,经常需要一些指标来判断一个舆情事件的走势及其基本态势。比如说扩散度、民众关注度、内容敏感度以及态度倾向性等等。拿内容敏感度,网络舆情的信息内容敏感度是指网络舆情信息在网络传播对社会面的影响程度主要与本部门的功能和日常业务有一定关系,靠本部门的敏感来进行衡量的,可以按照敏感词的多寡和敏感度对任何一个信息文本进感度的加权计算,从而测算出一个信息文本的敏感程度。如图 4-2 所示以将关键敏感词设定为高中低三档,不同程度所采用的舆情管理手段也相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歌;张艺炜;黄微;;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21期

2 黄微;李瑞;孟佳林;;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要素及运行机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21期

3 王洪华;李锦兰;;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功案例分析[J];现代情报;2014年09期

4 刘云兵;;微博时代的舆情危机应对与公信力建设研究[J];新闻知识;2014年06期

5 张慧民;;网络舆情治理困境与公共政策公信力重构[J];人民论坛;2014年11期

6 程驰;杨亚坤;;传统媒体试水“微时代”[J];新闻前哨;2013年12期

7 刘政序;;“碎片化”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探析[J];今传媒;2013年04期

8 巨乃岐;;科学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J];现代商业;2013年03期

9 姜胜洪;;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03期

10 喻国明;李彪;;舆情热点中政府危机干预的特点及借鉴意义[J];新闻与写作;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俊峰;网络舆情场形成机理及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张发林;风险社会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3 王根生;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玮鸽;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新闻发言人与公众信任关系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邢云菲;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及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王燕玲;网络舆情与基层政府公信力提升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6年

4 蔡毅;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危机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瑞清;晋江市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6 于剑;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变分析及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7 赵海波;新媒体下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8 刘宇轩;大数据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9 吴泽;自媒体环境下突发网络舆情及其应对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孙嘉良;网络舆情演变情境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9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69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