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构建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15:16
近年来,青年事务及其管理是我国青年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较为前沿的问题。本文基于对适应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创新青年工作的考虑,通过考察国外和国内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状况,引入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思想,适应我国国情,提出了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概念,并阐述了其特征、职能和价值,进而结合我国现行体制和青年的特点,论证了我国当前社会时代背景下应构建的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模式,同时给出了构建的对策。 本文认为,我国当代应构建一种以法制和民主为基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政府的相关部门为具体执行者,以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为辅助,以青年合作团体自主发挥管理作用为必要补充的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 本文指出,构建这样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对策应为:加快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立法进程,在党的组织中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明确和强化政府的相关中层部门管理青年公共事务的职能,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参与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支持和规范青年合作团体发挥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作用。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声明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概述
1.1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概念
1.1.1 青年事务
1.1.2 青年公共事务
1.1.3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
1.2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1.2.1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一般职能
1.2.2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特殊职能
1.3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价值
1.3.1 社会价值
1.3.2 人文价值
1.3.3 实践价值
第二章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现实基础
2.1 世界青年事务的形成与发展
2.1.1 世界青年事务的纲领
2.1.2 世界青年事务的落实机构体系
2.1.3 世界青年事务的形成与发展的概况
2.2 部分国家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2.1 发达国家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2.2 发展中国家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3 我国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3.1 港澳地区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3.2 内地东部沿海部分地区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4 我国当前青年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4.1 缺少统一的青年事务管理模式
2.4.2 现行的青年工作机制管理青年事务有局限
2.4.3 青年工作专业化有待加强
2.4.4 青年工作法制化、社会化需要推进
第三章 我国当代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
3.1 我国当代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构建的前提
3.1.1 我国当前的社会时代背景有利于构建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
3.1.2 我国现行体制对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构建有所要求
3.1.3 我国当代青年的现状直接影响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3.2 构建我国当代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
3.2.1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必须以法制和民主为基础
3.2.2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3.2.3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需要引进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具体执行者
3.2.4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
3.2.5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要重视青年合作团体自主管理作用的发挥
第四章 构建我国当代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对策
4.1 加快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立法进程
4.2 在党的组织中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
4.3 明确和强化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管理青年公共事务的职能
4.4 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参与青年公共事务管理
4.5 支持和规范青年合作团体发挥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4年中国青年发展的主要态势[J]. 沈杰. 中国青年研究. 2005(02)
[2]中国青年事务管理与服务体系的探讨[J]. 凌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01)
[3]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 王乐夫,陈干全. 社会科学. 2003(04)
[4]论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J]. 陈干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5]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J]. 王惠岩.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06)
[6]从新世纪共青团活动看中国青年工作专业化发展[J]. 陆士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02)
[7]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事务[J]. 江广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01)
[8]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 陈振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0(06)
[9]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 景天魁. 社会学研究. 1999(06)
[10]浅析世界青年事务的形成与发展[J]. 江广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9(02)
本文编号:2905288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声明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概述
1.1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概念
1.1.1 青年事务
1.1.2 青年公共事务
1.1.3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
1.2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1.2.1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一般职能
1.2.2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特殊职能
1.3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价值
1.3.1 社会价值
1.3.2 人文价值
1.3.3 实践价值
第二章 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现实基础
2.1 世界青年事务的形成与发展
2.1.1 世界青年事务的纲领
2.1.2 世界青年事务的落实机构体系
2.1.3 世界青年事务的形成与发展的概况
2.2 部分国家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2.1 发达国家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2.2 发展中国家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3 我国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3.1 港澳地区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3.2 内地东部沿海部分地区青年事务管理的实践
2.4 我国当前青年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4.1 缺少统一的青年事务管理模式
2.4.2 现行的青年工作机制管理青年事务有局限
2.4.3 青年工作专业化有待加强
2.4.4 青年工作法制化、社会化需要推进
第三章 我国当代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
3.1 我国当代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构建的前提
3.1.1 我国当前的社会时代背景有利于构建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
3.1.2 我国现行体制对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构建有所要求
3.1.3 我国当代青年的现状直接影响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3.2 构建我国当代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
3.2.1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必须以法制和民主为基础
3.2.2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3.2.3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需要引进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具体执行者
3.2.4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
3.2.5 管理青年公共事务要重视青年合作团体自主管理作用的发挥
第四章 构建我国当代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对策
4.1 加快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立法进程
4.2 在党的组织中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
4.3 明确和强化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管理青年公共事务的职能
4.4 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参与青年公共事务管理
4.5 支持和规范青年合作团体发挥青年公共事务,管理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4年中国青年发展的主要态势[J]. 沈杰. 中国青年研究. 2005(02)
[2]中国青年事务管理与服务体系的探讨[J]. 凌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01)
[3]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 王乐夫,陈干全. 社会科学. 2003(04)
[4]论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J]. 陈干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5]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J]. 王惠岩.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06)
[6]从新世纪共青团活动看中国青年工作专业化发展[J]. 陆士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02)
[7]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事务[J]. 江广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01)
[8]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 陈振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0(06)
[9]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 景天魁. 社会学研究. 1999(06)
[10]浅析世界青年事务的形成与发展[J]. 江广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9(02)
本文编号:2905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0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