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状况及治理对策

发布时间:2020-12-16 13:15
  走私犯罪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素的综合反映。走私犯罪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冲击正常的进出口贸易,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反走私斗争。经过长期而持续的打击,大规模走私活动得到了很好的遏制。但是只要国内外商品价格存在差距,对外贸易税收与管制依然存在,走私活动就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治理走私是一项跨部门的系统工程,要从走私犯罪的各环节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公共管理方面来说,治理走私涉及到政府中的多个执法、行政、经济主管部门以及进出口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面对更加复杂的执法环境和不断发展的严峻的反走私形势,单凭海关来打击走私犯罪作用有限,迫切需要扭转政府部门的局部利益导向的短视和本位主义至上的观念,突破行政部门的管理边界,打破条块分割,建立跨部门协调协同机制,开展多部门、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反走私综合治理模式。从走私犯罪本身来说,要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素的综合影响,从形成走私犯罪的各因素入手,抓住经济因素这一关键点,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富民固边,从根源上根除走私多发的土壤。从政府行政治理及大力发展经济两方面协同治理,最终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根...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四) 研究的思路
    (五) 研究的方法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
    (一) 走私与走私罪
        1、走私与走私罪界定
        2、非设关地走私及通关走私
        3、治理与反走私综合治理
    (二) 协同理论是反走私综合治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1、协同理论的基本内容
        2、协同理论在治理走私中的应用
二、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一) 广西中越边境是非设关地走私的多发地区
        1、参与走私的人员涉及面广泛
        2、分工精细化、工具现代化、行动暴力化
        3、走私方式上化整为零,走私货物种类繁多危害性大
    (二) 中越边境非设关地走私多发的原因
        1、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广西非设关地走私提供了便利
        2、悠久的贸易传统为广西非设关地走私提供了掩护
        3、中越两国边境经济发展落后是走私形成的主要诱因
        4、边境地区管控松懈是走私通道“生意兴隆”的重要条件
三、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治理现状
    (一) 反走私综合治理采取的措施
        1、主动寻求从更高层面统筹安排反走私综合治理
        2、与边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联系配合
        3、深入基层一线群众开展反走私宣传教育
    (二) 反走私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
        1、有效遏制了非设关地走私多发势头
        2、规范了口岸正常进出口秩序
        3、严厉打击废品、冻品等走私活动,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 典型大案分析:“3.09”走私冻品案
        1、案情简介
        2、案犯分工精细、走私网络现代化
    (四) 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反走私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
        2、反走私治理的方法单一、缉私没有形成合力
        3、扶持地方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
四、改进广西中越边境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治理的对策
    (一) 多层次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
        1. 建立系统的常态化缉私格局,强化多方协调联动
        2. 加强缉私执法基础建设,提高缉私执法效能
        3. 加强信息沟通和协同作战,完善司法协助机制
        4. 加强各类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边境管控机制
    (二) 做大做强边境贸易,促进边境经济繁荣
        1、以“疏堵结合,规范管理,兴边富民”的政策促进边境贸易发展
        2、做强边境小额贸易、做大边境互市贸易,不断增强地方财力和提升边民生活水平
        3、着力完善制度,促进边境贸易科学健康发展
    (三) 以金融改革为核心,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探索更高开放层次边境自由贸易区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携手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J]. 刘新生.  东南亚纵横. 2014(02)
[2]【城市访谈——边境系列】 东兴——广西边境开发新前线[J]. 赵劲杨,杨凡,雷芝.  广西城镇建设. 2014(02)
[3]从我国国际商务合作新趋势看企业发展新商机[J]. 沈丹阳.  全球化. 2014(02)
[4]建设中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排头兵的对策研究——以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例[J]. 雷小华.  东南亚纵横. 2014(01)
[5]凭祥——南疆国门第一关[J]. 赵劲杨,杨凡,雷芝.  广西城镇建设. 2014(01)
[6]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起航[J]. 本刊编辑部.  时代金融. 2014(01)
[7]果壳里的阴谋[J]. 宋成明.  中国海关. 2012(11)
[8]试析转型期我国公共治理结构的重塑——基于线型治理结构向网络治理结构转换的考察[J]. 刘雨辰.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9]内陆港口现代物流体系研究[J]. 殷红军,郭菊娥,赵新文.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10]论金融危机后的走私犯罪及综合治理[J]. 梁争.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4)

博士论文
[1]我国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研究[D]. 刘伟忠.山东大学 2012
[2]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D]. 路红青.武汉大学 2010
[3]走私·缉私·中外贸易[D]. 李琴.暨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当前昆明海关缉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 后应飞.云南大学 2013
[2]防城港市走私犯罪的调研报告[D]. 武艳芬.广西师范大学 2012
[3]完善北京反走私综合治理之对策研究[D]. 李建春.复旦大学 2011
[4]中国海关缉私体制及其海关寻租性腐败问题研究[D]. 黄珺.复旦大学 2010
[5]当前中国缉私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D]. 郭尧东.复旦大学 2010
[6]论走私犯罪中若干疑难问题[D]. 宋洁.华东政法学院 2007
[7]走私犯罪与防治研究[D]. 郭向峰.中国政法大学 2004
[8]论我国现行缉私体制之完善[D]. 陶芳.华中师范大学 2004
[9]走私现象解读与中国缉私体制的实践研究[D]. 郑海燕.浙江大学 2004
[10]中越边境贸易研究[D]. 谌礼强.广西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20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20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