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无偿献血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7 20:40
中国是无偿献血起步较晚的国家,在经历了有偿献血、义务献血两个发展阶段后,现在中国大多数的城市都已经实行了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工作是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安全、足量地保证临床用血并确保献血者的健康是政府赋予采供血机构的职责。本文认为,无偿献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医学支持性以及社会依存性等特点。因此,无偿献血工作不仅仅是采供血机构的业务和工作,也是一项公共卫生事业,需要政府负起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无偿献血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下对我国无偿献血工作进行分析,对构建我国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提出对策和建议,从而为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保证医疗临床用血及血液安全质量贡献绵薄之力。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国无偿献血现状第二调研组调研概况分析
稳定、持久的发展。固定无偿献血既是血液安全的保证,也是可靠血液的来源。要想壮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就要从分析献血者的献血心理和需要入手,笔者运用马斯洛需要理论对献血者的献血心理和需要进行了分析,(请见图 8)它将有助于我们开展献血者招募工作,使固定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此外,建立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的重要基础是做好完整的献血者记录:包括献血者的个人资料、病史情况、体检结果、化验检查、献血记录等。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根据记录中献血者的个人资料与他们取得联系,了解他们上次献血后的感受及对血站工作的期望,并提醒和鼓励他们再次来献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的问题与对策[J]. 沈晓兰,叶玉芳. 中国输血杂志. 2008(09)
[2]血站质量管理文件体系的构建[J]. 郭永建,王鸿捷. 中国输血杂志. 2008(01)
[3]青岛市“政府推进”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发展之初探[J]. 宋云鹏. 中国输血杂志. 2008(01)
[4]更新理念,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实现血站质量管理新跨越[J]. 郭永建,王鸿捷. 中国输血杂志. 2007(06)
[5]论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J]. 王淑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06)
[6]献血相关的知信行(KAP)研究进展[J]. 高东英,代爱英,高国静,张评,戴云,梁万年. 中国输血杂志. 2005(05)
[7]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的思考[J]. 颜香云.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03)
[8]加拿大血液管理的概况与启示[J]. 郑必先,邵淑滨. 中国输血杂志. 2005(04)
[9]无偿献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袁介秋.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5(02)
[10]澳大利亚采供血服务特点及启示[J]. 高东英. 中国输血杂志. 2005(02)
本文编号:314410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国无偿献血现状第二调研组调研概况分析
稳定、持久的发展。固定无偿献血既是血液安全的保证,也是可靠血液的来源。要想壮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就要从分析献血者的献血心理和需要入手,笔者运用马斯洛需要理论对献血者的献血心理和需要进行了分析,(请见图 8)它将有助于我们开展献血者招募工作,使固定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此外,建立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的重要基础是做好完整的献血者记录:包括献血者的个人资料、病史情况、体检结果、化验检查、献血记录等。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根据记录中献血者的个人资料与他们取得联系,了解他们上次献血后的感受及对血站工作的期望,并提醒和鼓励他们再次来献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的问题与对策[J]. 沈晓兰,叶玉芳. 中国输血杂志. 2008(09)
[2]血站质量管理文件体系的构建[J]. 郭永建,王鸿捷. 中国输血杂志. 2008(01)
[3]青岛市“政府推进”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发展之初探[J]. 宋云鹏. 中国输血杂志. 2008(01)
[4]更新理念,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实现血站质量管理新跨越[J]. 郭永建,王鸿捷. 中国输血杂志. 2007(06)
[5]论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J]. 王淑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06)
[6]献血相关的知信行(KAP)研究进展[J]. 高东英,代爱英,高国静,张评,戴云,梁万年. 中国输血杂志. 2005(05)
[7]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的思考[J]. 颜香云.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03)
[8]加拿大血液管理的概况与启示[J]. 郑必先,邵淑滨. 中国输血杂志. 2005(04)
[9]无偿献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袁介秋.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5(02)
[10]澳大利亚采供血服务特点及启示[J]. 高东英. 中国输血杂志. 2005(02)
本文编号:3144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14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