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审计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08:43
国家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督工具,是国家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和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在经济上承担着监督和评价经济运行,观察和反映经济运行风险,维护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职责,在政治上承担着推进民主法制,制约权力,优化国家政治生态的责任。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在国家审计体系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是国家审计体系的主体、国家审计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审计作用的主导。财政审计制度是由财政审计活动、约束和规范财政审计活动和关系的规则及组织结构共同构成的系统,是国家审计制度在财政审计领域的分支,在财政审计过程中起规范关系和统领行为的作用。本文以财政审计制度产生发展的动因为研究起点,系统梳理财政审计制度的内涵、构成要素、特点、功能、系统框架、理论基础和制度变迁等,力图给出一些相对明确又具有一定系统联系的理论结论。在此基础上,对财政审计制度与其他财政监督机制的相关性,制约财政审计制度整体功能有效发挥的外在体制、内部机制和制度规则展开研究,探求基于国家治理的财政监督体系优化和财政审计制度改革完善的思路与对策。共包括6章:第1章绪论。该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目标和逻辑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具有创...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主要研究目标
1.3 研究逻辑思路和方法
1.4 具有创新意义的主要观点
1.5 相关文献综述
1.5.1 关于财政审计的基本内涵
1.5.2 关于财政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1.5.3 关于财政审计的目标
1.5.4 关于财政审计的内容
2 财政审计制度:范畴解析
2.1 财政审计制度的内涵
2.1.1 财政审计制度及其体现形式
2.1.2 财政审计制度的构成要素
2.1.3 财政审计制度的特征
2.2 财政审计制度的功能和定位
2.2.1 财政审计制度的功能
2.2.2 财政审计在国家审计体系中的定位
2.3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的系统框架
2.3.1 财政审计的目标系统
2.3.2 财政审计的规范系统
2.3.3 财政审计的内容系统
2.3.4 财政审计的组织系统
2.3.5 财政审计的方法系统
2.3.6 财政审计制度系统各部分的相关性
3 财政审计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
3.1 民主法治理论
3.1.1 西方民主法治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理论
3.1.3 民主法治与财政审计
3.2 权力制衡理论
3.2.1 公共权力与分权制衡理论
3.2.2 分权制衡与财政审计
3.3 受托责任理论
3.3.1 公共受托责任关系与财政受托责任关系
3.3.2 公共受托责任关系与国家审计
3.3.3 公共财政受托责任关系与财政审计
4 中外财政审计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比较借鉴
4.1 国外财政审计制度的历史考察
4.1.1 立法型财政审计制度——以英国为例
4.1.2 司法型财政审计制度——以法国为例
4.1.3 独立型财政审计制度——以德国为例
4.1.4 行政型财政审计制度——以韩国为例
4.2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的历史考察
4.2.1 中国古代财政审计制度
4.2.2 中国近代财政审计制度
4.2.3 中国现代财政审计制度
4.3 中外财政审计制度比较与借鉴
4.3.1 影响财政审计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4.3.2 不同制度模式下的审计独立性和审计权
4.3.3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评析
5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与财政监督体系的相关性分析
5.1 财政监督体系框架
5.1.1 财政监督的概念和功能
5.1.2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5.1.3 纪检监察的监督
5.1.4 财政监察的监督
5.1.5 社会公众的监督
5.2 财政审计与其他财政监督制度的相关性
5.2.1 财政审计与人大监督
5.2.2 财政审计与纪检监察
5.2.3 财政审计与财政监察
5.2.4 财政审计与公众监督
5.3 财政监督体系的制度缺陷及审计角度的思考
5.3.1 财政监督体系的制度缺陷
5.3.2 完善财政监督体系的审计思考
6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6.1 财政审计制度有效运行的条件
6.1.1 财政审计制度本身的科学性
6.1.2 存在着可以保障财政审计制度运作的法治基础
6.1.3 财政审计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运行客观趋势的拟合性
6.2 现行财政审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行政型双重领导体制问题分析
6.2.2 财政审计内部机制问题分析
6.2.3 财政绩效审计制度缺陷分析
6.3 改革和完善财政审计制度的对策建议
6.3.1 改革行政型双重领导体制的构想
6.3.2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对策
6.3.3 推行全面财政绩效审计的设想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预算违规行为与预算权失衡——基于审计公告的分析[J]. 罗春梅.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03)
[2]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考[J]. 康俊廷. 审计月刊. 2010(01)
[3]创新财政审计监督机制的思路[J]. 宋超,张智琦. 经济研究参考. 2009(69)
[4]基于财政风险防范的财政审计研究[J]. 肖振东. 审计研究. 2009(05)
[5]政治契约、责任政府与国家审计制度的改进[J]. 胡波.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4)
[6]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 郑颖. 审计研究. 2009(03)
[7]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J]. 刘家义. 求是. 2009(10)
[8]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在新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实施25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J]. 董大胜. 中国内部审计. 2009(04)
[9]“免疫系统论”框架下财政审计的内容和方法[J]. 张云龙. 审计月刊. 2009(03)
[10]财政审计一体化研究[J]. 刘正均. 审计研究. 2009(01)
硕士论文
[1]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审计问题研究[D]. 宋皓军.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行政监察制度研究[D]. 周婧.山东大学 2006
[3]中美政府预算的比较研究[D]. 龚少华.西南财经大学 2006
[4]政府预算改革条件下深化财政审计研究[D]. 倪剑敏.苏州大学 2006
[5]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D]. 后鸿燕.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86679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主要研究目标
1.3 研究逻辑思路和方法
1.4 具有创新意义的主要观点
1.5 相关文献综述
1.5.1 关于财政审计的基本内涵
1.5.2 关于财政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1.5.3 关于财政审计的目标
1.5.4 关于财政审计的内容
2 财政审计制度:范畴解析
2.1 财政审计制度的内涵
2.1.1 财政审计制度及其体现形式
2.1.2 财政审计制度的构成要素
2.1.3 财政审计制度的特征
2.2 财政审计制度的功能和定位
2.2.1 财政审计制度的功能
2.2.2 财政审计在国家审计体系中的定位
2.3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的系统框架
2.3.1 财政审计的目标系统
2.3.2 财政审计的规范系统
2.3.3 财政审计的内容系统
2.3.4 财政审计的组织系统
2.3.5 财政审计的方法系统
2.3.6 财政审计制度系统各部分的相关性
3 财政审计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
3.1 民主法治理论
3.1.1 西方民主法治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理论
3.1.3 民主法治与财政审计
3.2 权力制衡理论
3.2.1 公共权力与分权制衡理论
3.2.2 分权制衡与财政审计
3.3 受托责任理论
3.3.1 公共受托责任关系与财政受托责任关系
3.3.2 公共受托责任关系与国家审计
3.3.3 公共财政受托责任关系与财政审计
4 中外财政审计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比较借鉴
4.1 国外财政审计制度的历史考察
4.1.1 立法型财政审计制度——以英国为例
4.1.2 司法型财政审计制度——以法国为例
4.1.3 独立型财政审计制度——以德国为例
4.1.4 行政型财政审计制度——以韩国为例
4.2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的历史考察
4.2.1 中国古代财政审计制度
4.2.2 中国近代财政审计制度
4.2.3 中国现代财政审计制度
4.3 中外财政审计制度比较与借鉴
4.3.1 影响财政审计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4.3.2 不同制度模式下的审计独立性和审计权
4.3.3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评析
5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与财政监督体系的相关性分析
5.1 财政监督体系框架
5.1.1 财政监督的概念和功能
5.1.2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5.1.3 纪检监察的监督
5.1.4 财政监察的监督
5.1.5 社会公众的监督
5.2 财政审计与其他财政监督制度的相关性
5.2.1 财政审计与人大监督
5.2.2 财政审计与纪检监察
5.2.3 财政审计与财政监察
5.2.4 财政审计与公众监督
5.3 财政监督体系的制度缺陷及审计角度的思考
5.3.1 财政监督体系的制度缺陷
5.3.2 完善财政监督体系的审计思考
6 中国财政审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6.1 财政审计制度有效运行的条件
6.1.1 财政审计制度本身的科学性
6.1.2 存在着可以保障财政审计制度运作的法治基础
6.1.3 财政审计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运行客观趋势的拟合性
6.2 现行财政审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行政型双重领导体制问题分析
6.2.2 财政审计内部机制问题分析
6.2.3 财政绩效审计制度缺陷分析
6.3 改革和完善财政审计制度的对策建议
6.3.1 改革行政型双重领导体制的构想
6.3.2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对策
6.3.3 推行全面财政绩效审计的设想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预算违规行为与预算权失衡——基于审计公告的分析[J]. 罗春梅.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03)
[2]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考[J]. 康俊廷. 审计月刊. 2010(01)
[3]创新财政审计监督机制的思路[J]. 宋超,张智琦. 经济研究参考. 2009(69)
[4]基于财政风险防范的财政审计研究[J]. 肖振东. 审计研究. 2009(05)
[5]政治契约、责任政府与国家审计制度的改进[J]. 胡波.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4)
[6]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 郑颖. 审计研究. 2009(03)
[7]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J]. 刘家义. 求是. 2009(10)
[8]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在新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实施25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J]. 董大胜. 中国内部审计. 2009(04)
[9]“免疫系统论”框架下财政审计的内容和方法[J]. 张云龙. 审计月刊. 2009(03)
[10]财政审计一体化研究[J]. 刘正均. 审计研究. 2009(01)
硕士论文
[1]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审计问题研究[D]. 宋皓军.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行政监察制度研究[D]. 周婧.山东大学 2006
[3]中美政府预算的比较研究[D]. 龚少华.西南财经大学 2006
[4]政府预算改革条件下深化财政审计研究[D]. 倪剑敏.苏州大学 2006
[5]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D]. 后鸿燕.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86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28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