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在基层政权民主建设中扩展:政治文明的一种观念和行为
发布时间:2021-08-24 07:14
“三农”问题就本质讲都是政治问题,其原因不在于它可能导致政治危机,而是因为全部的“三农”问题都被农民在价值分配上的弱势地位所定义。因此,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文章对此给予了证实,并且进而在整体上展现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场景:农村改革一方面是农民自主、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回归,自主创新发起并自主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历史的体制欠债也同时一并分摊给农户。文章形成一个看法,即产权缺陷使“压力型”体制下的乡镇在运行成本上是递减的,它能通过农民负担、土地征用以及软政权的手段将膨胀后的成本分摊到辖内农户并且有时还有赢余,也就是说控制力在形式上反而合理增强了。文章就此提出,限制乡镇需要体制的系统解决,需要在它运行时有一种力量使它的机会成本变得很大。这种力量首先来自于产权的约束力,也就是法治的共同意志力,其次就是农民自主治理了。文章分析指出,单个农民或者是单个农民组织都不会具有与乡镇机会主义行为相抗衡的力量,只有组织化的“自主治理网络”才能形成整合的力量;因此,把农民组织起来还不够,关键是农民要形成组织化的“自主治理网络”,改变已有的弱势地位。文章认为乡...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概念:讨论的起点
2.1 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的涵义
2.2 乡村治理的涵义
2.3 政治文明的涵义
2.4 政权·民主·治理
3 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的内容、变迁和现状
3.1 新中国成立以前,政权与乡村历史的观点回顾
3.2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基层政权民主建设
4 理论资源:观念的讨论
4.1 国家与村民
4.2 治理与村民
4.3 政治发展与村民
5 问题,乡政一村治:转型社会的时代特征意味了什么?
6 分析:乡村治理在基层政权民主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6.1 作为经济集团的产权分析
6.2 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权威分析
6.3 作为政权基础面的体制分析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35953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概念:讨论的起点
2.1 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的涵义
2.2 乡村治理的涵义
2.3 政治文明的涵义
2.4 政权·民主·治理
3 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的内容、变迁和现状
3.1 新中国成立以前,政权与乡村历史的观点回顾
3.2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基层政权民主建设
4 理论资源:观念的讨论
4.1 国家与村民
4.2 治理与村民
4.3 政治发展与村民
5 问题,乡政一村治:转型社会的时代特征意味了什么?
6 分析:乡村治理在基层政权民主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6.1 作为经济集团的产权分析
6.2 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权威分析
6.3 作为政权基础面的体制分析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359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35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