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及机制建设
发布时间:2021-09-25 08:15
政府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当代公共行政中一个重要的管理方式和工具,如何发展一种公正客观的方法来衡量政府绩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公民参与到政府绩效管理中来,建立政府与公民的持久互动关系。然而,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有合理定位公民在其中的参与角色并建立一个良好的系统机制才能尽量减小风险,保证民主行政的有序发展。 本文运用行政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机制建设提出了整体性的未来设计。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本部分从探索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历史入手,进而阐述了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本质含义。并以公民参与的优势和存在的难题为基础,运用托马斯的平衡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观点,分析了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关于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理想角色分析。本部分以政府绩效管理的过程和涉及的环节为基...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政府绩效管理——公民参与的新型平台
(一) 公民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参与角色的历史检索
1.传统行政管理中公民的被隔绝角色
2.新公共行政学的“强势民主”
3.新公共管理中公民的顾客角色
4.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治理理论的核心
(二)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涵义的界定
1.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基本概念的界定
2.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主体的界定
(三)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
1.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积极意义
2.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难题
3.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
二、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理想角色分析
(一) 远景战略目标规划的参与者
(二) 绩效测评项目及预期目标确定的参与者
(三)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参与者
(四) 绩效管理的监督者
(五) 政府绩效的评估者
(六) 独立的绩效跟踪者
三、中外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实践的比较分析
(一) 国外
1.美国
2.英国
3.西班牙
(二) 国内
1.效能建设
2.民评官
3.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
(三) 对比分析
四、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参与范围有限、事前参与欠缺
(二) 参与代表性不足
(三) 公民参与的动力与能力不足
1.公民的理性参与意识不足
2.公民参与缺乏利益动力机制
3.公民参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
(三) 参与制度供给不足
五、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设
(一) 公民参与意识的教育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1.公民参与意识的教育
2.以社区建设为基点培养实际参与能力
(二) 利益分享是有效参与的动力源泉
1.利益与行政的对应关系
2.利益分享是有效参与的动力
3.平等自由的对话协商机制是前提
(三) 选择合理的参与途径
1.途径选择的理论依据
2.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公民参与
3.以增进政策接受性为目标的公民参与
4.公民参与的新形式
(四) 构建公民有序参与的保障制度
1.宪政民主制度的完善
2.参与角色、方法和程序的制度化
3.利益团体参与活动的规范化管理
(五) 建立有效的参与载体系统
1.设置明确的参与载体
2.提供多元参与渠道与系统网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409413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政府绩效管理——公民参与的新型平台
(一) 公民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参与角色的历史检索
1.传统行政管理中公民的被隔绝角色
2.新公共行政学的“强势民主”
3.新公共管理中公民的顾客角色
4.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治理理论的核心
(二)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涵义的界定
1.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基本概念的界定
2.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主体的界定
(三)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
1.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积极意义
2.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难题
3.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
二、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理想角色分析
(一) 远景战略目标规划的参与者
(二) 绩效测评项目及预期目标确定的参与者
(三)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参与者
(四) 绩效管理的监督者
(五) 政府绩效的评估者
(六) 独立的绩效跟踪者
三、中外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实践的比较分析
(一) 国外
1.美国
2.英国
3.西班牙
(二) 国内
1.效能建设
2.民评官
3.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
(三) 对比分析
四、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参与范围有限、事前参与欠缺
(二) 参与代表性不足
(三) 公民参与的动力与能力不足
1.公民的理性参与意识不足
2.公民参与缺乏利益动力机制
3.公民参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
(三) 参与制度供给不足
五、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设
(一) 公民参与意识的教育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1.公民参与意识的教育
2.以社区建设为基点培养实际参与能力
(二) 利益分享是有效参与的动力源泉
1.利益与行政的对应关系
2.利益分享是有效参与的动力
3.平等自由的对话协商机制是前提
(三) 选择合理的参与途径
1.途径选择的理论依据
2.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公民参与
3.以增进政策接受性为目标的公民参与
4.公民参与的新形式
(四) 构建公民有序参与的保障制度
1.宪政民主制度的完善
2.参与角色、方法和程序的制度化
3.利益团体参与活动的规范化管理
(五) 建立有效的参与载体系统
1.设置明确的参与载体
2.提供多元参与渠道与系统网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409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40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