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论区域性电子政务建设策略

发布时间:2022-02-04 23:5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已成为信息化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电子政务实质上是利用信息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区域性电子政务建设受到行政生态环境变化及地方政府约束条件的制约,并要在全面改革开放的环境下,适应全球化,新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基础进行适应性的创新工作,成为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和推动力量,在地方政府行政体制变革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要在复杂变化的行政生态环境中完成电子政务建设的各项任务,建设策略的选择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 本文在探索区域性电子政务建设中体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与电子政务建设相关的行政管理理论应用的基础上,把握了区域性电子政务建设的行政生态环境,提出了区域性电子政务建设的主体任务及应用模型,提炼出了区域性电子政务建设的环境适应性及建设指导性策略。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区域性电子政务建设策略


图4一2政府绩效评价框架图

模型图,区域性,模型,电子政务建设


务的应用框架集中的解决信息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交换机制、整合问题。这是在没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没有规范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效果的可行途径。区域性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型见图4一3。4.2.1.信息基础因此,在图4一3所示的应用模型中,解决信息基础问题的有三层,一是基础共享数据的集聚,二是数据管理和交换平台,三是基础信息服务。信息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资源。我们所说的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加工者,处理者,但就我国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拥有现状并不尽人意。数据的基础属性是客观和及时,信息的价值属性是内容的准确、相关、完整,时间的及时、新颖,提供形式的详尽。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政府对于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和积累是分散且较为混乱的。例如同一数据的采集有多个部门同时进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J]. 毛寿龙.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3(01)
[2]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中的制度设计与选择[J]. 孙柏瑛.  中国行政管理. 2002(02)
[3]政府信息化建设探索(上)[J]. 徐志彪.  信息化建设. 2001(07)
[4]走向现代化的行政价值选择[J]. 张康之.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0(06)
[5]论政府的非管理化——关于“新公共管理”的趋势预测[J]. 张康之.  教学与研究. 2000(07)



本文编号:3614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614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a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