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热线”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市长热线”问题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市长热线被看做是政府的“客服电话”,是政府设立的非紧急求助联络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市长热线从单纯的信访热线迈入了服务热线的行列。哈市市长热线成立于2008年,经过7年多的发展,已建立了从接听电话、解答咨询到跟踪回访的工作模式,也同时不断完善成员单位考核、信息报送等机制,促进市长热线向着更顺畅、更便捷、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本文以目前哈市市长热线存在的问题作为分析对象,改进哈市市长热线,也为其他城市市长热线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参考范例。本文总结了我国市长热线的普遍作用和特点,以哈市市长热线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哈市市长热线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中,将市长热线看做一个复杂的模型,包含了市长热线、服务对象——市民、服务端——职能部门,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研究哈市市长热线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部分城市市长热线的经验及运用服务型政府、社会治理理论等公共管理理论,探索哈市市长热线改进的方法,完善市长热线面向全面服务的工作体系。
【关键词】:市长热线 服务型政府 社会治理 非紧急救助联络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8-9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0-13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3-14
- 五、研究的创新点14-15
- 第一章 我国市长热线发展历程与特点15-22
- 第一节 我国市长热线的发展历程15-17
- 一、市长热线的概念15-16
- 二、我国市长热线的发展16-17
- 第二节 我国市长热线的作用与特点17-20
- 一、我国市长热线的作用17-20
- 二、我国现阶段市长热线的主要特点20
- 本章小结20-22
- 第二章 哈市市长热线概况及工作机制22-29
- 第一节 哈市市长热线概况22-23
- 第二节 哈市市长热线工作机制23-28
- 一、哈市市长热线的交办方式和依据23-25
- 二、哈市市长热线工作流程25-28
-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哈市市长热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42
- 第一节 哈市市长热线存在的问题29-37
- 一、采取访谈形式收集的市长热线主要问题29-32
- 二、哈市市长热线承办单位问题32-35
- 三、常用衡量市长热线工作的指标效果评析35-37
- 第二节 哈市市长热线问题的原因分析37-40
- 一、过于偏重面向诉求为主的应用体系37-38
- 二、整合力度不够38-39
- 三、自身的体制机制不顺问题39-40
- 四、缺乏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40
- 本章小结40-42
- 第四章 我国部分城市市长热线的情况及启示42-51
- 第一节 北京市非紧急救助热线42-44
- 一、北京市非紧急救助热线概况42-43
- 二、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突出特点43-44
- 三、对哈市的启示44
- 第二节 济南市市民热线44-47
- 一、济南市市民热线概况44-46
- 二、济南市市民服务热线突出特点46
- 三、借鉴与启示46-47
- 第三节 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47-48
- 一、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概况47
- 二、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突出特点47-48
- 三、借鉴与启示48
- 第四节 国内部分城市市长热线对哈市市长热线的启示48-50
- 一、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49
- 二、资源整合,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49
-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实信息储备49
- 四、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减少成本49-50
- 五、多管齐下,提高市长热线作用50
-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完善哈市市长热线服务的对策与建议51-61
- 第一节 建立面向全面服务的热线体系51-54
- 一、加强服务意识,树立品牌形象51-52
- 二、探索社会治理模式,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52-53
- 三、健全知识库储备,建立有效的、全面的信息更新机制53-54
- 第二节 加强服务热线的整合力度,打造服务热线“一号通”54-55
- 一、完善以市长热线为中心的服务热线体系54-55
- 二、完善应急联络机制55
- 第三节 加强案件的办理效率和效果,健全考核机制55-58
- 一、以权力清单为参照,,精细化各部门工作标准55-56
- 二、建立争议案件协调与指导机制56
- 三、强化行政问责机制,加强公众监督56-57
- 四、完善承办单位考核机制57-58
- 第四节 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58-59
- 一、完善受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58
- 二、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督58-59
- 三、完善受理人员激励机制59
- 第五节 改进热线平台,提供更有力的信息化支撑。59-61
- 一、对现有热线系统进行升级59
- 二、采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进行大数据分析59-60
- 三、开拓多渠道,满足不同人群需求60-61
- 结论61-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富;;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3期
2 刘晓峰;韩艳艳;;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模式[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秦法萍;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J];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12期
4 任保国;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J];前沿;2005年07期
5 杨华;;资源型城市政府在转型中的职能确立[J];理论界;2006年06期
6 周庆行;谢飞;;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误区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郝栓虎;;关于新形势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8 陈华栋;论服务型政府[J];理论界;2004年05期
9 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蔡平;;从企业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基于“政府失灵”的矫正[J];行政论坛;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超;;探索硬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之“软肋”——以政府信息公开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杨真;;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及策略探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3 陈建斌;伍小乐;;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行政人权利人格与权力人格冲突及调适[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谭琪;林钰琼;;论全球善治理念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文治;;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型的战略目标[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寇有观;;以人为本,建设公民服务体系[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7 谭融;韩玲梅;;从冲动到制度:社会评议政府绩效的相关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政;广州市政府主管部门对出租车司机管制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闫芳;徐州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吴雪敏;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王尉玲;“市长热线”问题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林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D];厦门大学;2014年
6 李宇锋;海关对企业资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市长热线”问题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46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