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贫困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高校贫困生的救助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贫困生存在的庞大数量和诸多问题,说明了贫困生救助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对当前政策的研究,分析了漏洞和不足,进而提出建立健全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山东财政学院;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贫困大学生 救助体系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一、前言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教育收费额越来越高,随着国家教育财政分配结构进一步向义务教育倾斜,贫困大学生的问题逐渐凸显。造成贫困生大量存在的原因,首先是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拉大。表1“十五”期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良靖;张华;;勤工助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浩;;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3 孙中民;;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下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4 熊珍琴;;高校贫困生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5 马绍辉;;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今后的工作重点[J];文教资料;2006年13期
6 金政;;和谐校园建构下高校贫困生健全人格塑造探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1期
7 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8 冯笑;;基于和谐理念窥探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4期
9 涂德祥;徐晓宗;;新时期高校贫困大学生调查分析及对策[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10 董怀良;董怀昌;;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相生;孟雪征;郑晓英;;创造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孙永泰;;高校学报网站传播实效性及优化策略[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余秉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工作[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林武萍;尹析明;;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7 童宣海;;我说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8 张婷婷;;加强服务意识,,创新高校教务管理[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杨敏;;浅析影响高校政府采购效率的因素及对策[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瑞亮;刘毅;;浅议高等学校招标档案的管理[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树刚;实施“阳光救助”全面构筑救助体系[N];中国社会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向民贵 通讯员 颜水莲;武溪镇构建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暖民心[N];团结报;2008年
3 龙跃飞;松桃建立七大救助体系保民生[N];铜仁日报;2009年
4 ;吉隆县着力构建六大保障救助体系力保民生促和谐[N];日喀则报;2009年
5 黄凤霞;孤岛镇完善救助体系关爱弱势群体[N];东营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吴骞 通讯员 王庆勇;市总工会构建帮扶救助体系[N];莱芜日报;2009年
7 特约记者 李珍兰;甘孜县建立弱势群体救助体系[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8 科办;准旗着力完善社会福利救助体系[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张晓亮 尤淑媛 刘婧;敦煌市——建立并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N];酒泉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连雅婕 通讯员 李旭 李诗群;大救助体系建设让10万困难群众受惠[N];长春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金明浩;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汝宾;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韩晓明;高校贫困生人格健康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胡道敏;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4 王立颖;我国贫困大学生援助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霞;基于社会工作理念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陈亮;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李淼;贫困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海云;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淑伟;高校贫困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李力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93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79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