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4:39

  本文关键词:治理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治理理论 政府 市场 社会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世代传承、口传心授的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它通过动态的形式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及智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多个方面的价值,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为了一个民族的优秀历史,更是为了促进整个民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一辈传承人的先后离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受到了难以估量的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也变得日益薄弱,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正濒临消失的边缘。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摆在政府管理者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另一方面,随着公共管理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指导各类社会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一种潮流。本文通过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经验,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一浦江剪纸为例,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通过政府、市场、社会三个维度浦江剪纸的保护进行案例分析。而后,本文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政府、社会、市场三个层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针对性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责任和作用。针对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法律法规缺乏刚性、开发利用不当、社会公众保护意识底等问题,本文认为在政府层面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建立领导责任制、扩大资金来源、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昀配套法律法规,在市场层面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在社会层面应加强宣传和教育以提高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育和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治理理论 政府 市场 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引言7-15
  • 第一节 选题背景7
  • 第二节 研究意义7-8
  • 一、理论意义7-8
  • 二、实际意义8
  • 第二节 研究综述8-12
  • 一、国外研究现状8-9
  • 二、国内研究现状9-12
  • 第三节 理论基础12-13
  • 一、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兴起12
  • 二、治理理论的内容及含义12-13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5
  • 一、研究思路13-14
  • 二、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述15-21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来源及演变15-16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16-17
  • 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人类自身历史16
  • 二、有助于正确认识多元化民族文化16
  • 三、有助于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间的艺术审美演变过程16-17
  • 四、有助于解读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各种科技成就17
  • 五、有助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7
  • 第三节 我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17-18
  • 第四节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经验介绍18-21
  • 一、日本:以立法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18-19
  • 二、韩国:全民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19-20
  • 三、法国:以“文化遗产日”为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20-21
  • 第三章 案例分析: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剪纸为例21-31
  • 第一节 浦江剪纸简介21-22
  • 第二节 浦江剪纸的发展与兴起22-23
  • 第三节 浦江剪纸保护现状23-31
  • 一、浦江剪纸在保护中所采取的措施23-27
  • 二、浦江剪纸在保护中所面临的困境27-31
  • 第四章 治理理论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31-36
  • 第一节 政府保护层面的问题31-33
  •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乏重视31-32
  • 二、资金投入的不足32
  • 三、法律法规刚性不足、弹性有余32-33
  • 四、宣传、教育不到位33
  • 第二节 市场保护层面的问题33-34
  • 一、不当的开发利用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丧失33
  • 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破坏33-34
  • 第三节 社会保护层面的问题34-36
  • 一、社会公众保护意识低,参与度不高34
  • 二、社会组织数量偏少且独立性不足34-36
  • 第五章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36-42
  • 第一节 政府运作机制层面的对策36-38
  •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建立领导责任制36-37
  • 二、扩大资金来源37
  • 三、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37-38
  •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38
  • 第二节 市场运作机制层面的对策38-39
  • 一、引导和鼓励企业涉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38-39
  • 二、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39
  • 第三节、社会运作机制层面的对策39-42
  • 一、加强宣传,提高公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39-40
  • 二、培育和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40-42
  • 结语42-43
  • 附录43-46
  • 附录一:访谈提纲43-44
  • 附录二:浦江县文化局2014年度部门收支决算总表44-45
  • 附录三: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J];价格与市场;2003年03期

2 盛志伟 ,李顺乾 ,吕春华;关于我省“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J];江苏地方志;2003年06期

3 林秋朔;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5期

4 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5 ;大西北,怎样来保护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6 舍群力;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7 金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J];今日浙江;2005年13期

8 李淑敏,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9 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854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854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