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30 12:49
【摘要】:企业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变得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境下,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制造企业向服务转型成为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制造企业服务转型也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制造企业成功向服务提供商转型,但大部分正处于观望状态,转型后能否获得高额利润,转型后又将面临怎样的风险都是值得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牛鞭效应方面研究企业转型后的运作管理,为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加深了对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及牛鞭效应的认识。其次,以戴尔公司直销业务中的家庭与个人产品业务单元运作为基础构建了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模型。然后,对系统动力学进行了介绍,描述了其应用过程的主要步骤并对使用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按照方法的使用步骤,利用Vensim软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与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不同,在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中可能不存在牛鞭效应,在本文模型中主要是由企业能力调整时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协调性决定。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可以通过库存和订单积压来体现。当存在牛鞭效应时,可以通过增强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减弱需求的不确定性、缩短企业能力调整过程中的时间延迟、从供应链全局思考决策等方式来减弱。
【图文】:
型制造混合供应链牛鞭效应仿真建模真工具——Vensim PLE系统动力学方法需要借助计算机语言或相关的软件进行模塑的构建和模拟运行。MO计算机模拟语言出现丁?系统动力学发展的初期。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换代又催生出了 DYNAMOII、DYNAMOIII和Mini-DYNAMO语言。20 Ui纪90系统动力学软件从原来的编写语H进一步升级到图形化应用软件,如Vensim、、STELLA、Powersim、Simcity等。前四种软件大多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和验,最后一种主要用于商业奴乐仿真,还Q嚱龉┥偈д吆妥沂褂玫腜rototypes在所打软件中,,美国Ventana公司制作的Vensim被烰遍认为是功能最优、应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是一个阁形接口软件,可以模拟、分析与最佳系统模型,能够简便地建立因架循环与系统流图等相关模型,并且能够人工编辑MO方程式。本文使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软件的用户界面如图4.1
终止T间为200,仿真步长为0.25,仿真单位为天,调整时间皆为7天,顾客订单率赋予极他0,进行仿真实验。仿真运行结果如图4.5所示,产品供应商库存为500个且保持不变,服务提供商订单堆积、服务型制造商订单堆积皆为0,服务提供商、产品供应商与服务型制造商三者的供给率都为0,符合系统的实际情况。从图4.6能力调整也可以看出,在订单需求持续为0的情况下,服务提供商与服务型制造商二者自身的能力根据订¥?堆积进行调整,订单堆积持续为0,导致能力在逐渐缩减,最终归于0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4
本文编号:2544298
【图文】:
型制造混合供应链牛鞭效应仿真建模真工具——Vensim PLE系统动力学方法需要借助计算机语言或相关的软件进行模塑的构建和模拟运行。MO计算机模拟语言出现丁?系统动力学发展的初期。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换代又催生出了 DYNAMOII、DYNAMOIII和Mini-DYNAMO语言。20 Ui纪90系统动力学软件从原来的编写语H进一步升级到图形化应用软件,如Vensim、、STELLA、Powersim、Simcity等。前四种软件大多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和验,最后一种主要用于商业奴乐仿真,还Q嚱龉┥偈д吆妥沂褂玫腜rototypes在所打软件中,,美国Ventana公司制作的Vensim被烰遍认为是功能最优、应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是一个阁形接口软件,可以模拟、分析与最佳系统模型,能够简便地建立因架循环与系统流图等相关模型,并且能够人工编辑MO方程式。本文使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软件的用户界面如图4.1
终止T间为200,仿真步长为0.25,仿真单位为天,调整时间皆为7天,顾客订单率赋予极他0,进行仿真实验。仿真运行结果如图4.5所示,产品供应商库存为500个且保持不变,服务提供商订单堆积、服务型制造商订单堆积皆为0,服务提供商、产品供应商与服务型制造商三者的供给率都为0,符合系统的实际情况。从图4.6能力调整也可以看出,在订单需求持续为0的情况下,服务提供商与服务型制造商二者自身的能力根据订¥?堆积进行调整,订单堆积持续为0,导致能力在逐渐缩减,最终归于0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永光;;啤酒游戏的一些改进[J];工业工程;2005年06期
2 贺彩霞;冉茂盛;廖成林;;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模型[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3 程东全;顾锋;耿勇;;服务型制造中的价值链体系构造及运行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4 武晓青;杨明顺;高新勤;巴黎;;服务型制造模式与运行框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2期
5 崔嘉琛;林文进;王帅;江志斌;;服务型制造模式下的顾客价值传递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4期
6 何哲;孙林岩;;服务与制造的历次大讨论剖析和服务型制造的提出[J];管理学报;2012年10期
7 罗建强;杨慧;;面向服务型制造延迟策略实施对客户价值创造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年05期
8 谢文明;江志斌;储熠冰;;服务型制造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上海电气案例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年06期
9 代宏砚;周伟华;陈志康;;多级供应链中库存不准确性对牛鞭效应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10 简祯富;郭仁村;;服务型制造和台积电制造服务模式[J];工业工程;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2544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54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