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食品供应链质量契约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7-06-14 15:11

  本文关键词:食品供应链质量契约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食品供应链质量契约中机会主义频发,基于竞争关系的质量契约激励机制设计突出个体短期利益最大化,忽视了整体长远利益,激励效果不明显。食品供应链共生系统的演化趋势应该向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发展,食品供应链具有自组织和他组织特性,只有在食品供应链与市场以及食品供应链内部两个界面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激励机制、利益共享激励机制,才能实现食品供应链质量契约的优化。
【作者单位】: 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
【关键词】共生理论 食品供应链 质量契约 激励机制
【基金】: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0205207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SK2013A053,SK2013B142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HSK11-12D98 安徽省教育厅优秀人才基金,项目编号:2012SQRW098 安徽科技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RC2013318,SRC2013322
【分类号】:F426.82
【正文快照】: 一、食品供应链质量契约中机会主义近年来,食品质量问题频出,虽然政府出台了《食品安全法》(2009)、《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2012)等相关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既与政府监管机制失灵有关,也与食品供应链本身的调节机制失效有关。交易成本经济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建仿;孙在国;杨爽;;供应链环境下龙头企业共生合作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05个龙头企业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胡晓鹏;;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3 钟真;孔祥智;;产业组织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来自奶业的例证[J];管理世界;2012年01期

4 孙晓华;秦川;;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产业的比较及借鉴[J];经济学家;2012年03期

5 谭天明;;应重视在农业生产环节解决食品安全问题[J];经济纵横;2011年09期

6 巩顺龙;白丽;杨印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食品安全标准扩散功能研究[J];经济纵横;2012年01期

7 李金玉;阮平南;;核心企业在战略网络演化中的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2期

8 李杰梅;顾幼瑾;杨国彬;陈贵荟;;“公司+农户”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演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何自力;徐学军;;一个银企关系共生界面测评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来自广东地区的实证[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4期

10 孙庆珍;郑祥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以山东苹果生产为例[J];农业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琦;李开;;协同营销国内外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臧悦;王扩建;;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3 王兆锋;俞红;;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4 林德荣;;国内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5 张晓凤;赵建欣;朱璐华;韩彩欣;;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6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7 李丽;胡伟;;食品安全及其治理文献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刘剑君;;论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目标与实现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9期

9 何海斌;王荣林;;共生理论视阈中长治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黄桂芝;陶晓波;;购物中心的商户关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慧;;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发育:来自食品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玉红;;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增收因素的影响分析[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3 徐光华;;企业共生战略实现路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松令;程宇;;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共生模式初探[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松令;刘亭立;毛春华;程宇;;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共生度测定初探[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叶成利;蒙少东;;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7 张瑜;胡定寰;;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食品安全的理论探讨[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8 李颖;田敏;卢延平;;基于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9 瞿旭;吴慧中;付显瑶;;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审计费用联动关系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宝兵;;产业共生机制下安徽大别山区旅游业发展研究[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周宪锋;中国奶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及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唐胜军;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华光;动态联盟演化与知识扩散交互作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黄丽玲;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廖莉;农产品供应链网络模型及优化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徐家鹏;蔬菜种植户产销环节纵向协作与质量控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佳成;大石桥市农民信贷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杨洪先;龙岩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朱音;出口农产品质量、农户农药施用行为与种植规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张唯一;基于供应链质量管理的食品安全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丁婧;食品供应链纵向协作与原料乳质量[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方竞敏;共生型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丛建辉;品牌、价格与绿色认证:食用油消费影响因素的联合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闵敏;基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我国银典共生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贺晓伟;农产品供应链中期权契约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克河;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春;;“公司+农户”组织形式利益分配的矛盾与解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3期

2 庄晋财,陈剑林;区域经济中大小企业共生机理及模式选择[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3 何自力;;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效益与风险分析[J];金融论坛;2006年01期

4 邹传彪,王秀清;小规模分散经营情况下的农产品质量信号问题[J];科技和产业;2004年08期

5 张雷;;厂商的密集性进入与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5期

6 聂娜;王笃鹏;周晶;;制造企业与物流服务企业的共生关系[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7 何自力;;抵押贷款违约损失率研究[J];南方金融;2006年01期

8 郑红军;梁俊芬;;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56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9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10 张治栋;荣兆梓;;模块化悖论与模块化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大涛;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集群组织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张旭;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3 杨为民;中国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周峰;基于食品安全的政府规制与农户生产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庆珍;合同生产模式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继子,周德翼,刘春玲,蔡根女;论国外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12期

2 斯樊锋;;食品供应链管理[J];物流科技;2006年01期

3 朱献福;;构建安全低温肉食品供应链[J];农产品加工;2006年08期

4 陈蓝荪;;食品供应链管理实施的要素组合和目标优化[J];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12期

5 蒙少东;;浅谈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瓶颈制约与因应对策[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6 王铬;;食品供应链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年02期

7 许福才;蒙少东;;食品供应链安全规制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9年03期

8 李晓明;;外资冲击中国食品供应链[J];农经;2009年Z2期

9 陶海飞;杨性民;鞠芳辉;;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食品供应链安全机制构建[J];消费经济;2010年03期

10 曹牧;李蓬实;;食品供应链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J];物流技术;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福才;蒙少东;;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制度对我国的启示[A];全国农产品质量控制与溯源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小松;;对河南食品产业发展及创新问题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特邀报告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紫;肉食品供应链亟待提高透明度[N];现代物流报;2014年

2 潘兆年 记者 廖俊杰;2014中国食品供应链管理峰会在重庆召开[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年

3 王凌峰;物流在食品供应链危机中的应用[N];现代物流报;2008年

4 廖卫东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求解食品安全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赵方婷;看发达国家如何管理食品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14年

6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 慕静;食品供应链中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风险的传导及控制[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7 吴泽伟;招商局布局食品供应链[N];中国食品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张昀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陈诗语 李瑞芝;由“失明”到“复明”[N];现代物流报;2014年

9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张签名;如何保障“透明”与“安全”?[N];现代物流报;2014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檀学文;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安全通道[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一凡;食品供应链中生产与质量安全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慧婷;可持续食品供应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韩腾;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宋佳玲;我国食品供应链政府监管体制探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苗瑞丽;基于利他学习模型的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姜涛;沈阳沃尔玛食品供应链管理方案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吴浪;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迟莹;食品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的动力学分析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乔梦瑶;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9 吴昊;基于风险管理角度的食品供应链管理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

10 李保京;基于食品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食品供应链质量契约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9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449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