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基于超网络模型的跨国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9:25

  本文关键词:基于超网络模型的跨国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供应链 本地化 跨国企业 超网络均衡模型 变分不等式


【摘要】:跨国企业供应链跨越多个国家或地区,这种跨越国家或地区边界的运作方式造成诸多问题。冗长的供应链使得跨国企业面临严峻的人为风险和自然灾害。发展中国家人力成本增加让企业的低成本策略出现弊端。全球化供应链带来运输距离的增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来交易成本增加。因此,跨国企业开始把焦点放在本地化的运作中。供应链本地化策略缩短供应链结构,减少跨越国家或地区带来的高成本及未知风险。同时企业以更加敏捷的方式服务于本地市场。实现本地化需要企业更多地投入来进行本地化改造。因此,企业应该如何采用合理的供应链本地化策略,并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供应链本地化带来的影响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复杂的供应链超网络结构中,企业考虑自身的最优策略与偏好,如成本最优和风险最低。同时,供应链之间存在竞争以及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存在合作行为。本文论述了供应链视角下的本地化策略,构建了全球背景下的供应链本地化的网络均衡模型。考虑常规成本、风险、本地化成本的多目标决策,将本地化程度视为约束,分析不同本地化程度对供应链效益、产品价格、产品流量的影响。构建基于网络均衡的供应链本地化模型,给出最优性条件和经济解释,运用案例研究得到相关结论。本文重点研究内容涵盖如下几个方面:①讨论跨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方式以及制约因素。分析跨国企业本地化策略在市场和风险方面的驱动因素,同时对含有本地化策略的供应链网络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解释本地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②探讨供应链本地化策略在供应链各流程的表现形式,提出供应链本地化策略中企业能够主导的因素。③建立基于超网络均衡的供应链本地化多目标决策模型,分析了供应商层,制造商层以及市场层的最优化行为,指出网络结构中各个节点企业的决策偏好。考虑常规成本、风险、本地化成本的多目标决策,将本地化程度视为约束条件。④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本地化决策对供应链网络的效益、流量及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结论。
【关键词】:供应链 本地化 跨国企业 超网络均衡模型 变分不等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7;F27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动因10-11
  • 1.2.1 问题提出10
  • 1.2.2 研究目标10
  • 1.2.3 研究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13
  • 1.3.1 供应链本地化策略研究进展11-12
  • 1.3.2 供应链超网络模型研究综述12-13
  • 1.4 研究方案13-16
  • 1.4.1 研究内容13-14
  • 1.4.2 研究思路14-16
  • 1.4.4 研究方法16
  • 1.5 本文的创新点16-17
  • 2 相关理论综述17-27
  •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17-19
  • 2.1.1 供应链的特征17-18
  • 2.1.2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问题18-19
  • 2.2 超网络均衡理论19-23
  • 2.2.1 超网络概念的界定19-20
  • 2.2.2 供应链超网络均衡20-23
  • 2.3 变分不等式理论23-27
  • 3 跨国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策略的动因和特点27-36
  • 3.1 跨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分析27-30
  • 3.1.1 跨国企业的定义27
  • 3.1.2 跨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方式27-29
  • 3.1.3 跨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制约29-30
  • 3.2 供应链本地化与全球化关系分析30
  • 3.3 跨国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的驱动因素30-33
  • 3.3.1 市场因素30-31
  • 3.3.2 风险因素31-33
  • 3.4 供应链本地化网络特征33-35
  • 3.4.1 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行为33-34
  • 3.4.2 供应链内部的合作行为34-35
  • 3.5 本章小结35-36
  • 4 供应链本地化策略的形式和考虑因素36-42
  • 4.1 供应链本地化运作策略36-40
  • 4.1.1 采购本地化36-37
  • 4.1.2 生产本地化37-38
  • 4.1.3 营销本地化38-39
  • 4.1.4 研发本地化39
  • 4.1.5 人才本地化39-40
  • 4.2 供应链本地化策略的考虑因素40-41
  • 4.2.1 供应链本地化的程度问题40
  • 4.2.2 供应链内部的多目标决策40-41
  • 4.3 本章小结41-42
  • 5 供应链本地化策略的超网络模型42-52
  • 5.1 建模目的42
  • 5.2 模型假设与参数定义42-44
  • 5.2.1 模型假设42-43
  • 5.2.2 参数定义43-44
  • 5.3 供应商层的本地化网络模型44-46
  • 5.3.1 供应商最优化条件44-46
  • 5.3.2 供应商最优化模型经济解释46
  • 5.4 制造商层的本地化网络模型46-49
  • 5.4.1 制造商最优化条件46-48
  • 5.4.2 制造商供应链本地化约束48
  • 5.4.3 制造商最优化模型及经济解释48-49
  • 5.5 市场层最优性条件和均衡模型49-50
  • 5.6 供应链本地化网络整体模型50-51
  • 5.7 本章小结51-52
  • 6 实例研究52-62
  • 6.1 案例背景52
  • 6.2 问题提出52-53
  • 6.3 建立模型53-55
  • 6.4 仿真结果及分析55-61
  • 6.5 本章小结61-62
  • 7 结论与展望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71
  • A.风险-成本平衡的供应链网络仿真结果原始表68-69
  • B.风险敏感的供应链网络仿真结果原始表69-70
  • C.本地化成本敏感的供应链网络仿真结果原始表70-71
  • D.竞争对手本地化程度不变的供应链网络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金环,周启蕾;供应链风险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05年03期

2 赵广华;构建国际化的供应链[J];企业管理;2005年06期

3 许晓明;;供应链的风险及其防范[J];特区经济;2005年12期

4 田会;邵祥理;;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防范[J];物流科技;2006年04期

5 江伟;;浅谈供应链管理的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6年20期

6 杨文;杨涛;李志;;供应链风险与应对措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22期

7 潘文荣;;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J];北方经济;2006年16期

8 刘永胜;宋玉卿;王金明;;供应链风险问题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06年25期

9 刘永胜;白晓娟;;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6年10期

10 时晓;张毕西;;基于模糊评价的供应链风险评估[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良;李艳;;供应链控制对供应链能力风险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邓小军;;三角模糊数评价法与集群供应链风险评估、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海林;;企业供应链的风险与控制分析[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4 李欢;陈宏;;供应链风险探讨[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卢卓;陈智民;;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投入权重分析[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家国;李俊;赵金楼;;两阶段供应链风险传递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晚春东;;供应链系统运行整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叶成利;蒙少东;;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9 沈默;;“三鹿奶粉”供应链管理缺失和优化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施国洪;陈敬贤;程发新;;供应链风险的随机估计模型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忠;供应链需要诚信[N];国际商报;2004年

2 徐娟 刘志学;牢牢把握供应链风险[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张荣忠;弹性供应链:创造高价值[N];国际商报;2007年

4 宋华;供应链管理之道:如何在平的世界中竞争[N];中国商报;2009年

5 丁俊发;“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调查”告诉我们什么[N];现代物流报;2013年

6 ;供应链管控“攻心战”[N];现代物流报;2014年

7 丁俊发;向“中国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学习什么[N];现代物流报;2014年

8 荣德;供应链如何经得起风暴[N];国际商报;2006年

9 王国文 博士;全球物流与供应链最新趋势与动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10 兴业全球基金 徐天舒 甘雨;供应链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被忽视的一环[N];中国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映贵;供应链风险传递及其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艾耕云;基于分形理论的供应链风险结构及管理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许树辉;基于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诗田;供应链中若干关键决策与协调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舒良友;制造商为核心的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与订单完成优化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易海燕;供应链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辛玉红;供应链系统鲁棒性研究[D];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2008年

9 张令荣;供应链协同度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广;供应链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及其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韵佳;基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樊毓卿;供应链的适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许崇合;供应链信任风险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李艳;供应链控制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欢;供应链风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梁旦;供应链风险分担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鄢玲;供应链风险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鲁成松;供应链风险防范与管理[D];安徽大学;2007年

9 曹群;供应链构建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贺蔚;供应链内中小企业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5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755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