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牡丹文化博物馆建筑改造及室内设计浅析
本文关键词:菏泽牡丹文化博物馆建筑改造及室内设计浅析
【摘要】:2012年3月16日,菏泽被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因其悠久的种植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品种花色而“甲海内”。从明朝开始,菏泽牡丹便独领风骚,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以牡丹为歌颂对象,甚至把牡丹拟人化,赋予它高贵、不畏权贵的品性,记载于各类作品当中,,这些逐渐形成了菏泽独特的牡丹文化,值得继承和发扬。牡丹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场所与环境,博物馆集陈列展览、收藏保护、科教普及于一体,最适合不过。论文写作和毕业创作结合菏泽现有牡丹文化博物馆开展理论研究与专业创作,理论与实践意义兼备。 论文以牡丹文化为背景,实地踏勘和调查分析相结合,广泛收集各方资料,以博物馆来源、功能类型为切入点,通过菏泽牡丹的种植历史及表现形式,突出菏泽牡丹的文化属性,如书法字画、神话故事、影视作品等,结合博物馆的功能及展示要求,最终提炼出菏泽牡丹文化博物馆设计方案。该方案以时间顺序为脉络,分门别类进行展陈,不同空间有各自不同职能,同时注重营造牡丹文化的艺术氛围,从博物馆整体外观,到室内展示的组织形式、流线布局,分别按展示空间、服务空间、体验空间对牡丹文化博物馆进行详细分析。其中,展示空间作为论文重点陈述部分,历史厅以时间顺序为轴线,精品厅以立体展陈为主体,文化艺术厅以模拟户外种植场景为亮点,辅以体验自然为主的牡丹文化空间。通篇以牡丹文化为主轴贯穿全局,力求最大限度地合理、优化室内空间设计。
【关键词】:菏泽 牡丹文化 博物馆 室内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242.5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9
- 绪论9-13
- 一、研究背景及对象9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0-12
- 注释12-13
- 第一章 博物馆概述13-15
- 第一节 博物馆来源及概念13
- 第二节 博物馆类型及功能13-14
- 注释14-15
- 第二章 牡丹文化15-18
- 第一节 菏泽牡丹种植历史15
- 第二节 牡丹物质及非物质文化15-17
- 注释17-18
- 第三章 菏泽牡丹文化博物馆改造设计方案18-26
- 第一节 设计概述18-19
- 第二节 牡丹文化博物馆的展示空间19-22
- 第三节 牡丹文化博物馆的服务空间22-24
- 第四节 牡丹文化博物馆的体验空间24-26
-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29
- 致谢29-3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30-31
- 附录31-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利;丁宁;;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中国风——浅谈苏州博物馆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J];创意与设计;2010年03期
2 胡绍学;肖礼斌;谢坚;;“非线性”的建筑形态理念“超三维”的室内空间认知——武钢博物馆设计[J];建筑学报;2008年10期
3 徐娟;;主题博物馆设计中自然光的运用[J];美与时代(上);2011年02期
4 赵福琪;;菏泽牡丹文化情结初探[J];菏泽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郝洛西;;视觉与展示 博物馆光环境设计[J];时代建筑;2006年06期
6 向长顺;;主题展馆展示的空间序列设计[J];上海工艺美术;2007年02期
7 彭蓉;王铎;;菏泽“中华牡丹园”改建规划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8年05期
8 李青艳;袁涛;;牡丹专类园植物配置浅析[J];山东林业科技;2009年06期
9 张筠莉,杨祯山;博物馆陈列采光与照明问题[J];中国照明电器;2000年08期
10 张烈;关琰;;数字娱乐技术在现代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鞠叶辛;文化消费与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鹏飞;中国博物馆建筑发展中文化属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丽萍;菏泽市牡丹专类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张雨;博物馆展示环境叙事性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11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01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