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17:20
本文关键词:民间公益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间公益组织 麦田计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作用 限制因素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堪忧:教材内容重复、枯燥;公益社团受制于资金、经验、负责人等诸多因素的困扰,所举办公益活动的形式与效果不容乐观;寒暑假期的社会实践,因高校和大学生的重视度不够,所失大于所得;信息爆炸与信息的碎片化,使得高校大学生的认知建立在不完整甚至虚假的信息上,极易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转型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公益组织迅速发展,成为社会转型期重要的社会角色。民间公益组织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并在其所在区域举办种类繁多的公益活动。社会的不同阶层或自主加入民间公益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名专职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或关注内心心仪的公益项目和活动,在业余时间欣然前往;或偶然间于某个场所、某个时间段邂逅一场公益展览等。不管以何种方式,生活于城市、社区、高校、县城、农村、山区……各个地域的人们或在不经意间、或已心有准备的在迎接着民间公益组织、公益项目、公益活动的到来。年轻、有热情、有激情的高校大学生,自然也在其中。通过参加民间公益组织的活动、加入民间公益组织,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逐渐增强,对于社会现实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实践、理论等层面,民间公益组织在潜移默化的发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民间公益组织及其开展的项目、公益活动已成为新的活动载体,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现实、周边环境及自身的认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其奉献精神等。民间公益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受限于主客观因素,其所发挥的作用会受到削弱。民间公益组织自身不够成熟;同一区域民间公益组织的活动类型同质化现象凸显;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已经不符合高速发展的民间公益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的注册仍有难度;社会公众的质疑与不信任;高校大学生不稳定,流动性高。分析限制民间公益组织在高校发挥积极作用的各因素后,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主观方面:民间公益组织自身需发展。客观方面:政府层面应细化相关政策、完善法规、进一步“简政放权”;高校层面应探讨合作新方式、完善课程体系、转变思想观念;传媒层面:注重宣传,传播公益气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长恒;;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5期
2 程耿;;论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改革与开放;2010年02期
3 秦慕星;;论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06期
4 张法;;主流影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5期
5 潘加军;刘焕明;;基于公益创业实践基础上的大学生就业推进模式探讨——对15省80个高校学生社团和部分社会组织的实证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孙雅艳;;论高校慈善公益活动的育德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3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敏;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雪琴;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0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14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