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衍生品中的雕塑衍生品
本文关键词:浅谈艺术衍生品中的雕塑衍生品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衍生品 雕塑 雕塑艺术衍生品 艺术衍生品市场 稀奇雕塑艺术衍生品商店
【摘要】:一.选题的意义伴随着大众物质水平的总体提高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艺术品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及提高审美认识的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具有鲜明的投机倾向,其自身所特有的审美价值以及消费价值往往被掩藏,成为普通消费者难以企及的高端收藏品,也正因艺术品高昂的价格使其很难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所以由著名艺术家的名品佳作派生、制作出来的艺术衍生品应运而生。一方面填补了大众无法消费并享受艺术的缺憾,使得艺术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还为我国丰富独特的艺术资源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使其备受瞩目。可以肯定地说,艺术衍生品的出现与发展恰逢其时且潜力无限。艺术衍生品的中的雕塑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雕塑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室内室外等不同种类。与其他平面艺术相比起来,雕塑作品能够摆放在不同的环境和气氛,不同的角度和光线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也可以通过不同材质的运用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更可以在观众多角度欣赏的基础上让观众可以近距离的触摸雕塑作品的表面,感受其机理。正是这些特点,雕塑艺术作品日渐收到大众的喜爱,在艺术市场上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可是因为其尺寸和重量的限制,以及制作成本的高昂,想要收藏一件雕塑艺术作品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动辄几万甚至上万,高昂的价格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随着艺术市场的日渐完善和艺术产业的长足发展,原本一般民众很难接触到的雕塑艺术作品试图寻求更加亲民的方式参与大众生活,雕塑艺术衍生品应运而生。即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发展又拉近了雕塑艺术和普罗大众的距离。一、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概述在国际领域中,近几年艺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状态已经进入相对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很多博物馆都具有相当发达的衍生品市场,各类美术馆、画廊几乎都建有艺术品专卖店,我们称之为“授权合作模式”。另一类是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品牌,从产品的定位、生产销售、宣传策划等各个环节全部以商业化模式独立运作,这种称之为“自产自销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可以满足自身运营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推广艺术品和扩大与之合作艺术家的社会知名度。期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艺术衍生品的推广和运营过程当中,艺术授权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于推动艺术与市场的相融合以及促进传统的产业升级具有亟大的影响和作用。目前,艺术衍生品市场的开发做得最为完善的是法国和美国。在国内,艺术衍生品市场的活跃程度与火爆程度相较美国、法国、日本等并不逊色,但从其发展程度来看,中国艺术衍生品市场还处在刚起步的阶段。应当说“艺术衍生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拥有无限潜力的新兴产业,但在中国还处于粗糙的初级阶段”。虽然如此,中国艺术衍生品市场仍呈现出全面苏醒的状态。目前国内雕塑艺术衍生品的聚集地位于北京798的尤伦斯艺术品商店,它是艺术衍生品中的授权合作模式的成功典范。这里可以看到国内著名前沿雕塑艺术家创作的很多艺术衍生品。期中隋建国,李占阳等艺术家的艺术衍生品深受市场欢迎,其相对于艺术原作低廉的价格让人容易接受。这类型雕塑衍生品既可以满足艺术爱好者收藏艺术品的愿望,又为美术机构的讲座,展览等非营利性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这种“合作授权模式”已然成为现今国内雕塑艺术衍生品的主流推广模式。二、研究目的通过对艺术衍生品及雕塑衍生品的研究,一方面通过研究其历史背景弄清其发展过程,掌握艺术衍生品的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使艺术作品和各种艺术理念得到更好地传播。另一方面掌握艺术衍生品市场的规律,使艺术品和大众消费市场能够更好地融合,让艺术品市场和大众消费市场互相促进,从而使二者焕发生机,蓬勃发展。最后一方面,艺术衍生品得到更好地开发意味着更多的艺术衍生品投入市场,进入大众视野,这样高高在上的艺术品不再遥不可及,艺术品换了一种形式进入普罗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提高大众的审美素养,填补了大众不能很好的接触艺术的空白。四、研究内容通过三个方面对艺术衍生品进行研究,着重对雕塑艺术衍生品进行分析。1.研究艺术衍生品的由来,研究其开发过程和发展过程,国外以村上隆的《我的寂寞牛仔》,以及奈良美智的《梦游娃娃》的等雕塑艺术衍生品开发过程作为范例,探索艺术衍生品的诞生的规律和条件。2.通过研究国内经典的艺术衍生品,例如陈文令的小红人系列和《红色记忆—港湾》等在国内大受欢迎,是国内雕塑艺术衍生品成功的经典范例,来分析国内雕塑艺术衍生品的发展规律和条件。3.将国内外雕塑艺术衍生品的市场及其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对国内艺术衍生品本身和市场发展的建议。五、研究方法首先筛选出研究案例,使用经典的案例进行研究,使其更具代表性,说服性强。然后,深入的对案例的背景,过程,意义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接着将不同的案例进行细致的对比。最后提出结论。六、可能的创新通过对艺术衍生品及其雕塑艺术衍生品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自身特点的研究,试着找出它的优缺点,针对其缺点进行创新改进,比如国内艺术衍生品市场中存在的艺术品授权制度不完善,雕塑艺术衍生品开发缺乏创意等方面,我们可以针对性的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使其发展不走老路,试着开创新的发展路线,不断的完善艺术衍生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出新的形式的艺术衍生品,提供给市场和大众更好地艺术感受。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高哲,张兴民;最新发现雕塑艺术的旷世绝笔太原隋代汉白玉石椁墓[J];文物世界;2000年01期
2 林子杰;21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思考[J];雕塑;2000年02期
3 ;浙江民居的门楼雕塑艺术[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01期
4 潘绍棠;;雕塑艺术与人体美[J];艺术·生活;2001年03期
5 张昌;永恒的美——俄罗斯环境雕塑艺术[J];装饰;2001年05期
6 ;中国北京延庆国际雕塑艺术主题公园 人 生命 自然[J];艺术·生活;2002年02期
7 ;非洲雕塑艺术[J];美术观察;2002年03期
8 章红;印度神奇的卡基拉浩及其雕塑艺术[J];世界美术;2002年01期
9 项金国;全球化视野下雕塑艺术撞击与融合[J];雕塑;2002年04期
10 朱晓东;;雕塑艺术的主题与形式[J];新闻传播;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印质明;;“神”与“形”[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当雕塑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娉 实习生 陈琦 师文;雕塑艺术助力文化青岛[N];青岛日报;2012年
3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何桂彦;什么是雕塑艺术的公共性?[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孙振华;走向自然生态的雕塑艺术[N];中国花卉报;2005年
5 王娉;雕塑艺术是一种“文化福利”[N];青岛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娉;青岛雕塑艺术发展土壤非常好[N];青岛日报;2012年
7 胡锴;借文化之力 塑城市精神[N];美术报;2012年
8 肖维波;雕塑艺术要多与公众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晓晨;叶毓山:雕塑艺术蕴涵强大市场潜力[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曾成钢 委员;雕塑艺术普及任重道远[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健;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江平;试析印度雕塑对元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王天娇;论雕塑艺术中观念与材料的关系[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4 张超;商代玉器雕塑艺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梁霄;结合数字技术的雕塑艺术创作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飞飞;哈尔滨冰雪雕塑艺术发展关联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晓儒;雕塑艺术在室内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可;材料滥用对雕塑艺术的消极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9 尚纪超;雕塑艺术的个性表达[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10 魏冉;浅谈艺术衍生品中的雕塑衍生品[D];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167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16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