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绿化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外立面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 垂直绿化 公共建筑 低碳城 应用 出处:《建筑经济》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深圳国际低碳城展馆为例,通过展馆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到现场施工、后期养护的实践经验,总结深圳地区公共建筑垂直绿化的应用、发展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阐述新型垂直绿化的设计及施工方法,为公共建筑进行垂直绿化提供技术参考。
[Abstract]:Taking Shenzhen International Low Carbon City Pavilion as an example ,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vertical greening of public buildings in Shenzhen area are summariz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vertical greening design of the building facade of exhibition hall to the site construction ,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new vertical greening are expounded , and the technical reference is provided for the vertical greening of public buildings .
【作者单位】: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社区绿色化综合改造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2BAJ06B03)
【分类号】:TU985.129;TU20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双言;;攀缘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魏晓英;;西安市垂直绿化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2 谢春平;方彦;康木水;;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木质藤本资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3 吴冬;;浙江省野生铁线莲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在立体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4 王令茹;徐春霞;;浅论城市居住区绿化与树种的选择[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1期
5 徐琛勇;;攀援植物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9期
6 郭云文;苏德荣;花伟军;刘泽良;陈莉丽;;木本藤本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方园艺;2007年08期
7 赖巧晖;翁殊斐;胡竞恺;;攀援植物在广州公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2年13期
8 路端正;;攀援绿化与北京适用的攀援绿化植物[J];北京园林;2006年04期
9 尹庆华;;浅析上海地区藤本植物应用和发展前途较好的品种[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9期
10 朱艺;;浅谈景观艺术设计[J];大众科技;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雍东鹤;;攀缘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冯顺剑;王京燕;辜再元;徐礼根;;植物护坡原理与工程应用[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忠强;攀援植物爬山虎生长特性及其在高陡岩面植被恢复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智慧;蔷薇科植物在长沙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倪黎;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胡迪科;雷公藤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SRAP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罗玲;藤毯生产技术及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韩宝娟;北方城市立体绿化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兰;杭州市地被植物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欣歆;南京城市园林中垂直绿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周婧;立体绿化—城市景观新篇章[D];苏州大学;2011年
9 许晓岗;南京地区攀缘植物园林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童丽丽;南京牛首山地区植物区系地理及资源利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衍伟;;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工程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30期
2 毕宇欣;;建筑节能理论与设计应用[J];新疆化工;2006年02期
3 吴雪峰;;如何解决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4 王真杰;铜管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J];给水排水;2002年01期
5 温艳芳;;靓丽建筑——空间膜结构[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31期
6 李晓霞;;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7 钟德鑫,苑莉钗;高压管道储气调峰在城市配气设计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3年02期
8 葛晓天;;浅谈外墙保温技术的实际应用[J];江苏建筑;2008年06期
9 赵晓玲;李宇静;;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及发展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16期
10 杨文;舒乐舍板的应用与施工[J];铁道建筑技术;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国健;吴俊汐;;虹吸系统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应用[A];2008年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杨纯华;;一谈公共建筑的厨房——常见“病态”现象剖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3 梁正海;严荣楼;项朝卫;;浅谈玻璃纤维覆膜滤料的应用[A];全国玻璃纤维专业情报信息网第二十九次工作会议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运涛;王冰;;浅析现代电子技术在建筑市场的应用[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徐水平;王太礼;郑建荣;陈革;;大直径锚杆静压桩在新建工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6 虞杰;;空气净化器的应用[A];2005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树船;李世峰;;浅谈监控系统在天然气管理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曹文莉;赵颍伟;刘秀贞;;真石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9 徐锁柱;张彬;孙延年;;砖混结构高位水池在高寒低山区的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戴方喜;宋玲;汪婷;龙斌;;边坡绿化技术及应用辨析[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杨堂;规划展示馆正式开馆[N];镇江日报;2009年
2 中国楼市记者 慈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即将出台[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早报记者 俞立严;今年新建住宅节能必须全部达标[N];东方早报;2007年
4 记者 苏长虹;山东新建公共建筑须节能五成[N];人民日报;2006年
5 岳德亮;杭州推出高楼“能耗瘦身”规划[N];中国建设报;2007年
6 张林;泉州公共建筑不得使用海砂[N];中国建材报;2008年
7 杨建智邋本报记者 肖苏萍;公共建筑 提升文化品位[N];江西日报;2007年
8 记者 郭靖 通讯员 王人扬;全市230个建筑项目实施节能[N];宁波日报;2006年
9 邢民;大人流公共建筑要确保结构安全[N];中国建设报;2007年
10 记者 覃岩峰;我市加快高能耗公共建筑节能改造[N];郑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珉;公共建筑突发集群事件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鑫;公共建筑用能分项计量综合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李运远;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柳成荫;行动规划理论及应用探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黄莺;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孙金颖;民用节能建筑市场增量投融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丰艳萍;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磊;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机理及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邱静;被动复合式下向通风降温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曹彬;气候与建筑环境对人体热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大跨公共建筑的性格表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殷欢欢;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公共建筑过渡空间被动式设计策略[D];重庆大学;2010年
3 戴德新;西安地区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郭春;湘南传统公共建筑探析[D];湖南大学;2003年
5 宋承珠;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6 涂舫;公共建筑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李鑫;面向残疾人使用的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庄欣;当代公共建筑的功能性剖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谯川;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胡金舰;基于生态理念的寒地公共建筑空间调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99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49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