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旅游业发展竞争加剧,区域如何稳定地占有并不断扩大其现有旅游客源就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入境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区域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入境旅游在西藏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西藏入境旅游也将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深入研究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的特征及其拓展策略问题,这对于西藏旅游业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在总结国内外区域旅游市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市场的分析框架;其次根据区域旅游市场的分析框架,以西藏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整理和图表分析、归纳描述相结合的手段,依据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内部资料、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和其他有关统计资料,综合分析了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的系统特征;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的拓展策略。本文的特色之处,在于对区域旅游市场的概念和特征方面进行了梳理,运用区域旅游市场相关理论,试图提出了区域旅游市场的分析框架;本文对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特征的研究,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方法上相对比已有的西藏旅游研究成果要规范而准确,深入而全面,同时也为西藏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操作思路。 论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分析选题背景和意义,指出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及实践意义,导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为区域旅游市场的文献回顾、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部分。区域旅游市场理论是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的基础,本章首先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市场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现、归纳和评述;其次对区域旅游市场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区域旅游市场相关理论,试图形成区域旅游市场分析框架。 第三章为西藏入境旅游市场历史演变特征分析部分。本章主要是借鉴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西藏入境旅游市场演进趋势进行演绎和推理,把西藏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1980年—1984年)、参与阶段(1985年—1995年)、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从总量发展来看,与全国相比,入境旅游在西藏占有重要地位,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但还处于粗放型,数量型经营阶段,总量偏低,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为西藏入境旅游市场时空特征分析部分。(1)在空间结构上,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是外国人,其次是港澳台同胞,外国游客比重逐年下降,港澳台游客比重逐年有上升的趋势;洲际结构以欧洲为主体,亚洲与美洲为两翼。(2)在时空替演上,西藏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既分散又集中,客源优势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8国对西藏的偏好程度明显高于全国,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五个国家是西藏传统的重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其中前四国处于优势稳定地位,法国市场虽处于优势地位,但发展不太稳定;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我国香港与澳门相对处于劣势市场;我国香港与澳门市场发展较难;新加坡、加拿大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我国台湾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韩国、澳大利亚市场发展不太稳定,但还有很大潜力可挖。(3)在时间结构上,主要受气候的影响,再加之冬季产品开发与市场促销的不力,因此西藏入境旅游市场季节性十分明显,每年8月、9月为旺季,其中9月达到最高峰,5月、6月、7月、10月为平季,1月、2月、3月、4月、12月为淡季。 第五章为西藏入境旅游者个人特征与行为特征分析部分。(1)人口特征表现为,性别结构中以男性游客占优势,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职业构成以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商贸人员为主。(2)行为特征表现为,旅游方式以团队游客为主;旅游目的以观光游览为主;旅游次数中以首次游为主,多次游比重呈上升趋势;旅游消费水平与云南相比,整体消费水平还较低,增长缓慢;当地大型节庆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入境旅游者的消费;旅游消费结构逐步在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还需进一步优化;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民情依然是入境旅游者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当地节庆活动越来越受入境旅游者的青睐;纪念品和工艺品最受旅游者的偏好,其次为地毯与挂毯;与云南相比,游客对西藏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接待设施的整体评价都不高;在设施评价中除娱乐外,其它各项评价均低于云南。(3)优势与劣势:交通是西藏入境旅游中最重要的部门,在西藏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最大,尽管近年来交通得到改善,但与云南相比,在设施评价和服务水平方面评价还很差,目前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还待继续加以完善;购物在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位居第二,娱乐所占比例不断提升,购物和娱乐不管是在服务质量上还是设施上都较好,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第六章为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的拓展策略部分。在对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西藏实际,将区域目标市场定为:立足欧洲市场,需继续开拓,亚洲、美洲、大洋洲,努力开辟港澳台、非洲市场。在类型目标市场选择上,要以观光游览为主导,着力开发特色专项旅游,同时配套发展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游,积极引导异季重游,重视女性旅游市场,开发青少年市场、散客市场等细分市场。针对西藏入境旅游历史演变特征,提出抓住机遇、继续加大投入、始终把入境旅游作为战略重点、加大旅游促销力度等总体策略。最后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清;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谈谈首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J];北京观察;2005年07期
2 白凯,马耀峰,周忠学;入境游客消费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陈业芬;梁留科;;河南省国际客源市场时空演替特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4期
4 卞显红;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6期
5 符全胜;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6 汪德根;;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2期
7 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8 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1988年03期
9 朱迎波,葛全胜,魏小安,董培南,何连生,彭唬;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10 王颖;;西藏旅游发展战略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咏梅;中国入境散客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小华;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李圣英;拓展江苏省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张旺;基于时空变化特征的湖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
本文编号:
2303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30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