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利用细胞表面展示技术联合肠道修复降低草鱼体内Pb 2+ 残留

发布时间:2023-08-17 20:04
  铅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地下深处的重金属,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由于人类的活动,使环境中的铅含量急剧升高。土壤和大气中的铅会通过雨水的沉降和冲刷进入水环境,污染水体并在水生动物体内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转移至人体。铅会随时间在机体不同组织中积累且不易降解,对神经系统、免疫、血液、生殖系统以及胃肠道都有不良影响,危害极大。由于人体接触铅的途径主要是被污染的水、土壤以及食物,因此阻断胃肠道中的铅吸收是一种合理的预防策略。随着分子展示技术的发展,将重金属离子结合蛋白展示在工程菌表面,被认为是去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一种有前途和可持续的途径,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关于工程菌在生物体内吸附重金属的研究却很少。本课题利用细胞展示技术,选用具有Pb2+特异性吸附的蛋白PbBD,并通过冰晶核蛋白INP将其锚定在大肠杆菌BL21表面,以研究工程菌E.coli PbBD对铅暴露下的草鱼各组织中铅含量的降低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修复作用。草鱼被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Pb组,Pb+PbBD组和PbBD组),Pb2+通过添加在鱼食中(5mg/kg草鱼)给与,喂食7周,工程菌...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铅的来源及危害
        1.1.1 环境中铅的来源
        1.1.2 铅暴露引起的危害
        1.1.3 铅对鱼类的污染
    1.2 细胞表面展示技术
        1.2.1 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概述
        1.2.2 冰晶核蛋白
        1.2.3 铅特异性结合蛋白
    1.3 肠道修复法
        1.3.1 肠道微生物
        1.3.2 肠道微生物稳态
        1.3.3 肠道修复
    1.4 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表面展示体系的构建
        2.1.1 目的片段的连接
        2.1.2 质粒的转化
        2.1.3 工程菌的培养
    2.2 对工程菌E.coli PbBD的研究
        2.2.1 工程菌E.coli PbBD的吸附效果检测
        2.2.2 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2.2.3 透射电镜(TEM)分析
    2.3 动物实验
        2.3.1 制备含Pb2+及E.coli PbBD的饲料
        2.3.2 动物实验设计
        2.3.3 Pb2+水平检测
        2.3.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3.5 石蜡切片染色
        2.3.6 工程菌的定殖检测
        2.3.7 草鱼粪便16SrDNA测序
    2.4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结果分析
        2.4.1 测序数据分析
        2.4.2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2.4.3 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和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工程菌的研究结果
        3.1.1 Pb2+吸附效果及特异性
        3.1.2 融合蛋白的表达
        3.1.3 透射电镜结果分析
    3.2 草鱼的研究结果
        3.2.1 组织中的Pb2+水平
        3.2.2 生化标记物的变化
        3.2.3 肠道石蜡切片染色分析
        3.2.4 工程菌在肠道内的定殖情况
        3.2.5 草鱼粪便16SrDNA测序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42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842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8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