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浅谈发展我国绿色会展业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6-08-03 00:03

  本文关键词:发展我国绿色会展业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部由博士、硕士撰写

保证原创,版权归您

保证PASS,否则退款

发表在CN省级以上刊物

全部由博士、硕士撰写

保证出刊,否则退款

与高校保持同步

检测抄袭比率

提供中英文检测

提供多种语言互译

专业权威翻译

提供各层次的笔译

文章保证省唯一性

严格审核

价格实惠,性价比高

  •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论文库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 >
  • 浅谈发展我国绿色会展业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根据中外绿色会展观念及经验,陈述了绿色会展和绿色会展组织体系等概念,绿色会展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提出当前我国绿色会展项目中的主要问题,就推进我国绿色会展的不断深入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会展;会展项目;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1)02-0075-06
      
      绿色会展是指在会展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采取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减低会展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创建环境友好型的会展项目。
      绿色会展产业是指与绿色会展相关的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包括供应链单位及会展业主、顾客。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博尔丁提出“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了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其思路改变了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流动经济模式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的闭环反馈式循环的自然生态模式,该模式能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就是一种绿色经济。
      这些国家还深刻认识到会展活动给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最早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会展业发展的国家是“世界会展王国”——德国。德国在研究会展总体规划时,以生态规划为目标,进行绿色会展开发,在研究制定会展环境保护政策上,重视保护自然,尽量减少建筑能量消耗。近年来,德国展会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与生态、环保挂钩。法国在研究建设大型会展场馆时,引入农业景观,强调会展回归自然,使之发挥生态、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英国不仅注重会展中心周围的绿化,而且在会展场馆不同部位摆放颜色各异的垃圾桶,既洁净了会展场地,又有效回收了会展垃圾。
      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从2003年开始进入到了实践推进阶段,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设想,并明确要用人与自然内在有机统一的思维方式引导全新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但至今为止,我国在研究会展经济的发展时,人们较多关注的是会展业对旅游、住宿、餐饮、交通、通信、建筑、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以及会展场馆建设、展台布置等传统会展模式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绿色”的内涵及无形价值一直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传统会展注入环保意识不多,特别是较少关注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探索与自然、社会、环境相协调的“绿色会展”动力机制的构建。
      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刚刚落幕的2010上海世博会,我国的绿色会展概念有了明显的提升,或者说开始走到一个新的高度,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突出“绿色奥运”概念,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项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提高了首都环境质量,强化了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2010上海世博会更是从设计,建筑材料到内部功能分区等都在为打造一个绿色世博,让生态保护理念无处不在,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以让城市更美好,环境更美好,生活更美好为主要目的才张显出巨大魅力,事实也证明了2010年上海举办的成功世博会之所以魅力无比主要原因之一是它无处不在体现绿色环保和生态平衡的理念。
      
      一、绿色会展的意义
      
      开展绿色会展,不仅有利于会展项目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在会展项目供应链及社会相关方提升绿色经济的影响。
      1、开展绿色会展提高会展项目的资源利用率、促进会展项目资源的循环利用、减低会展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会展项目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运营及结束、拆除,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并对环境在扬尘、光污染、噪音、污水、固体废弃物及生态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切实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重复使用及再生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绿色会展的中心工作。
      2、发展绿色会展产业,促进社会相关产业结构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 会展项目与工厂制的产品生产的重要差别在于其项目特性,会展项目在能源、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方面,不只局限于会展场地之内,而且诞生到会展项目庞大的供应链及其他相关方。开展绿色会展,相应地能够带动相应的材料、饭店、宾馆、食品等供应商,而且能够影响相应的交通、城市发展等相关产业,促使相关的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根据《项目温室气体核算议定书》(The GHG Protocol for Project Accounting),区别于目前国内有关的统计口径,对会展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统计测算,不仅包括会展项目场地范围内及附属设施的直接能源消耗(SCOPE 1),而且还包括该范围以内的电力消耗(SCOPE 2)以及相应的间接能源消耗(SCOPE 3),包括项目材料、设施及有关雇员、顾客的交通运输过程的能源消耗。
      3、发展绿色会展,发挥对绿色经济示范作用 会展项目不仅具有项目的特性,而且区别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通过开展绿色会展项目,可以起到绿色经济的示范作用,传播绿色的理念和文化,促进和带动全社会发展绿色经济。
      
      二、当前我国绿色会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除了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等大城市以外,绿色会展在全国范围的开展还不是很平衡,主要问题有:
      1、会展场馆建设规模、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会展场馆的建设应该根据全国及地方会展市场中长期趋势合理规划,分期建设。会展场馆的规划,不仅要有区域性的规划,而且还要有行业、专业性的规划,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制定全国性的规划。目前一些地方,看到会展经济的“面包效应”,纷纷抢项目、建场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盲目建设的现象。
      2、不少会展场馆建设未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会展项目作为公共建筑,对公众卫生、健康的影响较大。目前国家及有关企业已出台了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的有关标准,值得庆幸的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已经出台了有关绿色建设的标准,但是就全国会展行业而言,一方面针对会展项目的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标准还没有出台,另一方面不少项目没能按照有关的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要求开展设计、施工、检验、试运行等工作。
      3、会展现场资源利用、室内空气质量、当地环境影响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相应的有关监测工作  根据国内媒体的报道,不少会展项目由于不能按照有关的绿色建造标准设计、施工,甚至一些项目不能严格按照基本的建筑施工、装饰标准组织验收,在项目的营运期间出现不少环境负面影响。另外在装修用料上为降低成本而购买不达环保要求的产品,直接给环境造成有害物质气体超标,危及人的健康问题屡屡发生,这些问题对会展的参观、工作人员的卫生、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4、会展供应体系不符合绿色经济的要求 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在绿色供应体系的建设及相关的产品检验、监测方面取得成功经验,但是就整个会展行业及组织单位而言,尚未全面制定和落实有关的绿色供应体系标准,有关供应商的选择及论证工作,较为滞后,不符合绿色会展的要求。
      

  • 上一篇:关于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权立法模式的思考
  • 下一篇:自由贸易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稳定器
  •  最新论文  

      西亚北非地区政局动荡及对中国与该地区经贸合作 [09-04]

      自由贸易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稳定器 [09-04]

      浅谈发展我国绿色会展业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09-04]

      关于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权立法模式的思考 [09-04]

      评析美国公司就“绿坝”过滤软件侵权告中华人民 [09-04]

     热点论文

     评析美国公司就“绿坝”过滤软件侵权告中华人民

     论美国《公平贸易汇率改革法案》的法律缺陷问题

     交流异步电机软起动技术分析与研究

     关于晚近WTO法的发展与我国海关立法之因应

     浅谈发展我国绿色会展业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相关论文

     论美国《公平贸易汇率改革法案》的法律缺陷问题


      本文关键词:发展我国绿色会展业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1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81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7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