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提升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08:28

  本文关键词:提升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北省 农村信用社 竞争对策 征信体系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近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同时,各级政府已将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提出了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提升农村金融竞争充分性的要求。各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部署,农村金融得到明显的发展,但农村金融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意味着农村金融创新和发展的潜力巨大。在利率市场化、城镇化建设、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大力扶持节能环保类、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等综合背景下,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提升竞争力和支农服务能力将成为其当务之急,这正是本文将集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农信社为研究对象,以“提升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对策研究”作为论文选题。首先,在分析整个背景的前提下,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的阐述,包括竞争力概念、农信社竞争力内涵等有关理论;然后,建立适当的农信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产总额、存款余额及其增长率、贷款余额及其增长率、存贷比、拨备覆盖率、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同时从隐性竞争力和竞争环境的角度,对河北省农信社自身优劣势及其所处金融环境进行综合考量,将河北省农信社进行自身纵向比较的同时,又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作横向比较,揭示河北省农信社发展的薄弱环节,对其竞争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最后,探索河北省农信社下一步的战略走向,着重进行业务发展方向研究,提出有利提升其竞争力的对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河北省 农村信用社 竞争对策 征信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目的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1 国外对银行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9-10
  • 1.2.2 国内对银行竞争力的研究10-11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1-12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创新性12-13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3-15
  • 2.1 五力分析模型13-14
  • 2.2 钻石理论14-15
  • 第3章 河北省农信社竞争力分析15-27
  • 3.1 竞争环境分析15-17
  • 3.1.1 宏观金融环境15-16
  • 3.1.2 行业竞争环境16-17
  • 3.2 现实竞争力指标分析17-24
  • 3.2.1 安全性指标18
  • 3.2.2 盈利性指标18-20
  • 3.2.3 流动性指标20-22
  • 3.2.4 成长性指标22-23
  • 3.2.5 贷款结构23-24
  • 3.2.6 硬件设备情况24
  • 3.3 隐性竞争力分析24-27
  • 3.3.1 法人治理结构24-25
  • 3.3.2 业务体系及其创新性25-26
  • 3.3.3 声誉26
  • 3.3.4 金融监管26-27
  • 第4章 提升河北省农信社竞争力的对策27-40
  • 4.1 加强风险控制,提高资产质量27-29
  • 4.1.1 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27-28
  • 4.1.2 提高贷款审批效率28
  • 4.1.3 创新担保机制28-29
  • 4.1.4 扩大担保品范围29
  • 4.2 提高产品创新能力29-32
  • 4.2.1 夯实银行卡业务30-31
  • 4.2.2 发展网上快捷支付业务31-32
  • 4.2.3 健全结算、代理、理财等中间业务32
  • 4.3 提高服务质效32-35
  • 4.3.1 采取本土化、差异化战略32-33
  • 4.3.2 强化市场营销33
  • 4.3.3 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33-34
  • 4.3.4 改进业务流程34-35
  • 4.4 主导农村征信体系建设35-40
  • 4.4.1 要主导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原因35
  • 4.4.2 主导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措施35-37
  • 4.4.3 主导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意义37-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再清;略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 李建建;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1期

3 陈燕添,陈伟波;谈谈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及建议[J];南方金融;2000年03期

4 史永安,王春生;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0年05期

5 蓝波,丘海民;改革创新是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J];南方金融;2000年12期

6 人民银行新野县支行课题组;归并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刘改勤,聂喜旺;农村信用社要加强支农服务[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魏敏,李瑞军;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0年01期

9 许正超;对高风险农村信用社的治理建议[J];经济师;2000年02期

10 陈平;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脉伏;;农村信用社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2 刘颖;;深化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若干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侯文阁;;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国力;环佳燕;郦书松;;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行性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建忠;;力促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磊;;构建农村信用社新型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斌;阮红新;郑艺;吴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基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李波;;湖北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宋文tD;;农村信用社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红玲;;我国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小兰;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改革方向[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张建平 戴灿涛;我州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平稳推进[N];大理日报(汉);2005年

3 沈赤兵;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努力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N];贵州日报;2004年

4 正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N];甘肃日报;2004年

5 杨世智;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会议召开[N];甘肃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邓萍;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稳步推进[N];广西日报;2005年

7 记者 邓萍 实习生 余宗飞;采取果断措施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N];广西日报;2005年

8 记者 周卫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始试点[N];湖南日报;2004年

9 石素坤;城区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对策[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 杨家才;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若干问题〈下〉[N];金融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双伦;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方金兵;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志勇;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张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何勇;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论[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夏品俭;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张宁;我国农村信用社法律规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禹宗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楠;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内部治理结构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赵汉卿;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鲁;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8 谢云峰;浙江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海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杨瑞芳;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7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97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