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1 16:23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差异分析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0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金融 随机收敛 面板单位根检验


【摘要】:文章基于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验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随机收敛性。得出我国区域金融存在全局性的随机发散,不存在俱乐部式随机收敛。这说明我国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全国金融发展没有保持同步,这种差距随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中、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也没有保持同步发展。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波浪形曲线,而非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呈现倒U形曲线的特性。
[Abstract]:The analysis method of panel unit root test and verifi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ochastic convergence of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Chinese regional financial random divergence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ere is no club random convergence. This shows that China's provinci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lative to the nat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not synchronized, this gap will change with time;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ast, with respect to, the western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does not keep pace. Analysis of China's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of wave shaped curve for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rather th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verted U shape curve as thought by some scholars.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7;F224
【正文快照】: 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收敛性已有一定研究,主要是采用指标分析和截面回归分析,但是现有的相关文献给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有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在区域金融增长的收敛性研究方面,陆文喜、李国平采用β-收敛法检验了198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收敛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雪军,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2 谢平;;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1992年11期

3 陆文喜,李国平;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佐;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分析[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陈斌,周俊;值得重视的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嫁[J];财经科学;1999年05期

3 庞皓,李南成,史代敏;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4 贺蕊莉;对积极财政政策效力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1期

5 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7期

6 李靖宇,于艳;东北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现实论证[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7 张曙光;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和趋势[J];财经研究;2002年01期

8 周立;渐进转轨、国家能力与金融功能财政化[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9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炳涛;金融深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对我国的制度要求[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罗煜;;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约束: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林嗣明;;福建省金融增长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梁锐;王皓;;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相关性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生;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吴翔江;中国金融结构研究与区域差异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3 姜新;中国金融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姚耀军;转型中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沈如军;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南守重;金融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冉茂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曾诗鸿;金融脆弱性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学侠;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研究——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探讨[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思维;论西部和谐金融体系的构建[D];湖南大学;2006年

2 彭志超;海南农村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发展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3 董智明;河北省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熊万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受阻的原因透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徐元铖;国有股流通与定价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刘毅;中国金融深化中的政府作用与政策选择[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7 杨晨;江苏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8 宋艳林;中国体制变革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连友;我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周华;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变迁的动力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7期

2 豆建民;国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5年08期

3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4 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5 程建,连玉君;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协整分析[J];经济科学;2005年05期

6 陈宗胜;倒U曲线的“阶梯形”变异[J];经济研究;1994年05期

7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8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9 张鸿武;;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随机性趋同研究——基于综列数据单位根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10 高全胜;我国国内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变迁研究[J];统计研究;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丽永;;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了吗——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再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肖明;;湖南“3+5”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实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曾献东;谢科进;;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4 万欣荣;徐理军;刘燕;;FDI对区域金融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6期

5 王志虎;;克拉玛依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5期

6 孙林;;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我国东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11年03期

7 沈丽;张婷;;山东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黄文胜;田杰;陶建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收敛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08期

9 谭力铭;曹建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6期

10 邓向荣;杨彩丽;;极化理论视角下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J];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汪祖杰;;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忠民;刘静;;区域金融产业化水平测度研究及实证分析[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梁锐;王皓;;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相关性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晓州;城镇化:区域金融蓝海[N];金融时报;2010年

2 撰稿 责任编辑 孙玲;为企业发展开辟快车道[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左新亚;金融创新支撑武汉城市圈起跳[N];湖北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艾阳;沈阳着力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力[N];辽宁日报;2008年

5 新华社记者 屈胜文;改善投资环境不能说说而已[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特约记者 卞松林 记者 赵国清;“总部经济”领跑铁西现代服务业[N];沈阳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杨阳腾;发布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N];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郭涛;中关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9 经济视点报记者 程豪良;中原城市群崛起需金融业有效参与[N];经济视点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桂良;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杨晓丽;中国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董金玲;江苏区域金融作用机制及发展差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廖林;区域金融生态系统基本性状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宗晓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集聚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彭宝玉;中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及其地方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闫红波;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差异[D];复旦大学;2008年

8 丁艺;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刘云生;广东金融成熟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砚玲;地理加权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的GMM估计及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s,

本文编号:1365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65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