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4 00:12

  本文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 因子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机构的核心,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一国金融机构发展水平。城市商业银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组建以来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其在产权结构、运行机制、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灵活性、有效性实现快速发展,摆脱历史包袱,完成股份制改革,成长为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据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截至2013年12月城市商业银行总数达145家,总资产达151778亿元,与上年相比同期增长22.9%,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10.3%。城市商业银行历经近20年的发展,由最初的城市信用社到城市合作银行再到城市商业银行,其战略定位和职能定位都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也占据越来月重要的地位。城市商业银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模糊的市场定位、对地方经历的发展依赖、盲目的业务创新和业务扩张、金融产品趋同现象严重、落后的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服务水平、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试图构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从微观层面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本文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是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成果,并介绍国内学者通过借鉴国外学者关于中小银行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研究情况。第三章首先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微观因素影响机制模型,接着介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然后介绍本文所采用的因子分析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因子分析步骤。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部分,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研究所采用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样本城商行的选取、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对综合评价体系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后计算出各样本银行经营绩效的综合因子得分并采取降序进行排名,对样本银行经营绩效进行简要评析;第二部分针对本文第三章提出的研究模型,选取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微观影响因素中的股权结构、银行治理和经营规模三个潜变量为解释变量,选取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为被解释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保测量模型最佳拟合性;第三部分根据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微观因素影响机制模型,采用2010年至2012年的7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部分,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而在实证分析阶段,本文采用了商业银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研究。在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中,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进而构建城商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在验证本文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微观潜变量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在对69家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度至2012年度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提取了四个公共因子,分别是盈利与运营因子、盈利能力因子、流动性因子和安全性因子。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在累计方差贡献率的占比为权重计算样本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综合因子得分,发现排名最高的济宁银行、日照银行和承德银行,排名后三位的是珠海华润银行、昆仑银行和厦门银行。 2、本文采用AMOS22利用74家城市商业银行在2010年度至2012年度的财务数据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微观因素影响机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对城商行的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影响,支持本文提出的假设H1,而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支持本文的假设H2,银行公司治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不显著,不能支持研究假设H3。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就提高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1)降低利息成本、提高资产盈利能力和风险把控能力,适度提高贷存比率、妥善管理资产流动性;(2)降低股权集中度,优化股权结构;(3)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服务水平,适度跨区域扩张。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研究视角来看,本文在结合理论文献和城市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各城商行进行综合因子得分排名,借以评价各城商行的综合经营绩效水平;从研究模型来看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和前文研究成果提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微观影响机制模型,从微观层面的股权结构、经营规模和银行公司治理分析其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以69家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度至2012年度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样本银行的经营绩效,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微观因素影响机制模型。本文运用AMOS22.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测量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结构方程的实证检验。 本文的研究不足在于:(1)研究样本的局限性。本文选取了74家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度至2012年度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样本银行约占总样本一半,且样本时间跨度较短,而且某些指标的异常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2)指标选取的局限性。在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本文选取的指标均为财务指标,而财务指标多反映银行过去的经营状况,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难免会有一定偏差。在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中,某些指标的指标性质可能会对结构方程模型估计和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产生影响。(3)研究模型的局限性。本文试图分析从微观层面揭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但是实际上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微观因素有很多,因此模型构建难免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合理。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商业银行经营规模和银行公司治理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而本文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忽略了银行经营规模和银行公司治理这两个潜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并没有建立模型拟合优度更好的多路径分析模型,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模型需要进一步优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敬学,别双枝;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及建议[J];金融论坛;2004年10期

2 陈科;宋增基;;战略投资者、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8年12期

3 黄宪;中国银行业效率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07期

4 杨宝臣,刘铮,高春阳;商业银行有效性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5 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经济研究;1999年08期

6 蔡允革;张晓艳;;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地域差异[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8期

7 唐洋军;陆跃祥;;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国际经验与改革方向[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陆军,魏煜;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结构分析[J];金融研究;1999年11期

9 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10 郑录军,曹廷求;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488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88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0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