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扩张政策下的货币因素分析——基于中国长期超额货币供给视角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4 21:48

  本文选题:通货膨胀率 + 超额货币供给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2期


【摘要】:本文是笔者看到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央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式,对当前形势下采取扩张措施可能对未来物价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传统的费雪货币供应方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供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在过去30年来一直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状况,即在中国,从货币角度考虑一直存在通货膨涨的陷阱。另外,通过对货币超额供给可能带来的问题分析,联系当前国内所采取的以确保未来经济较高速度平稳增长的扩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得出中国国内市场在未来短期内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的结论,同时也说明为消除金融风暴影响、确保经济增长采取扩张性措施时要谨防通货膨胀。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该考虑具体国情,实现以刺激需求为主的政策措施与经济建设目标的平衡。
[Abstract]:The author sees that since October 2008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taken 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appropriate loose monetary policy to deal with the severe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o reflect on the possible impact of the expansion measures on the future prices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research,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Fisher's money supply equation,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money supp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China,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has been an excess money supply in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 that is, in China. From a monetary point of view, there has always been a trap of inflation.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that may be brought about by the excess supply of money, an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urrent domestic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mix to ensure a higher and steady economic growth in the future,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a's domestic market is likely to generate inflation in the short term also shows that inflation should be avoided when taking expansionary 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turmoil and ensur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making, we should consider th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olicy measures and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江春;中国超额货币问题的制度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3 孙华妤,马跃;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4 谢平;张怀清;;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_2/GDP[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5 胡援成;中国的货币乘数与货币流通速度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09期

6 杨雪,侯玉玲;我国货币供给的季度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吴德进,李国柱;试析基于金融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调控[J];商业研究;2004年23期

3 朱团钦;;我国货币政策与沪深股市的协整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8期

4 吴兴敏,李军;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余元全;周孝华;杨秀苔;;资产价格对我国产出的影响——基于IS-PC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8年01期

6 王晓芳;王学伟;;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8年03期

7 雷立钧;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资本市场发展关系[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6期

8 马进;关伟;;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9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10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郑建明;;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汇率变动的资产价格效应——兼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宏观调控思路[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谢亚;;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关系[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世杰;基于机制转移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2 钟子明;中国“超额货币之迷”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李星;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田树喜;中国金融倾斜的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5 周钟山;流动性过剩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吴伟军;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和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王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增长与波动[D];南开大学;2009年

8 孟庆斌;股市价格泡沫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程文卫;通货膨胀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徐蔼婷;未被观测经济估算方法与应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继定;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许平祥;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丁培荣;基于物价变动不同趋势视角下我国股票价格波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龙;虚拟经济环境下我国M2/GDP变化成因及调控路径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9年

5 杨胜杰;关于我国M_2/GDP持续增长原因的实证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6 廖建波;中国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7 祝良平;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翟伟峰;资产价格泡沫成因的国际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晶晶;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冯婉婷;从紧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慈;论我国当前超额货币供应与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4期

2 赵东;超额货币成因及影响研究[J];财经研究;2000年05期

3 孙健,辛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原因探析[J];财经研究;2002年03期

4 胡靖,李小宁;中国货币化进程的阶段性研究[J];当代财经;2002年03期

5 王同春,赵东;中国超额货币的成因及影响研究——一个新模型的提出及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6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7 江春;中国超额货币问题的制度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刘斌,邓述慧;中国基础货币调控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9 李准晔;中国的货币化过程与通货膨胀[J];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10 孙华妤;货币政策的操作重点应从货币数量转向利息率[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先炳;通货膨胀“正效应”的几点分析[J];财经科学;1989年03期

2 周振华;通货膨胀的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1987年11期

3 王振之;关于价格改革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几种议论[J];财贸经济;1988年04期

4 朱广富;通货膨胀表层、亚层、深层成因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89年06期

5 王绍飞;消除通货膨胀是治理经济环境的总体目标[J];财贸经济;1989年03期

6 宋则;我国通货膨胀的两个重要特点[J];财贸经济;1989年03期

7 崔日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及给我们的启发[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9年09期

8 钟朋荣;论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J];江汉论坛;1989年05期

9 王德文;通货膨胀的忧虑和衰退的危险[J];财经科学;1990年01期

10 郑龙振;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兼论我国经济成长道路的选择[J];世界经济文汇;199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苏云;吴冲锋;;从NASDAQ的变化看美国新经济的未来[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江学军;唐焕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李云峰;;论“九·一八”事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A];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1年

4 吕江林;;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张吉军;刘振水;龚红彬;敬林;;采油采气企业盈亏平衡分析[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7 刘巧芹;张广凤;;CVA模型及其在投资分析和投资业绩评价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江曼霞;;中国生活用纸生产和市场发展形势[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军波;邓述慧;;中国社会游资问题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10 廖琪;彭t,

本文编号:1844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44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