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5:20

  本文关键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为了挽救低迷的经济,美国先后推出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流动性。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五年以来,美国经济金融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毕竟是一种临时手段,长期使用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要在适当的时间实行退出。2014年10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美国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定会对世界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以怎样的方式及步骤退出,退出后会对本国经济和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要想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首先要对量化宽松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流动性陷阱理论、货币非中性理论和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一种特殊的宽松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宽松货币政策。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国经济持续回暖,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失业率下降,通胀率也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较为成熟的时机下,美联储选择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美联储目前实施的政策来看,美国选择审慎而渐进地退出量化宽松,,退出过程具有渐进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美联储会运用多种工具来完成退出过程。对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短期内可能会造成美国国内市场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美国经济金融的正常化发展。而退出过程同时也会对世界各国产生影响。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对于正面影响,我们要把握好时机发展本国经济;对于负面影响,我们要实施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 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出发,首先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及理论基础,并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宽松的货币政策作出比较。随后概述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然后讨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原因。接着重点论述退出工具和退出步骤,以及退出的特点和预期效果。最后讨论了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退出 美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27.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2
  • 第1章 绪论12-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选题背景12
  • 1.1.2 选题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4
  • 1.2.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相关研究13
  • 1.2.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相关研究13-14
  • 1.3 本文结构14-15
  • 1.4 创新与不足15-16
  • 第2章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般概述16-21
  • 2.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16-17
  • 2.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17-19
  • 2.2.1 流动性陷阱理论17-18
  • 2.2.2 货币非中性理论18
  • 2.2.3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18-19
  • 2.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的区别19-21
  • 2.3.1 政策目标不同19
  • 2.3.2 政策工具不同19-20
  • 2.3.3 传导机制不同20-21
  • 第3章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退出原因21-29
  • 3.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21-23
  • 3.1.1 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1-22
  • 3.1.2 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2-23
  • 3.1.3 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3
  • 3.1.4 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3
  • 3.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23-27
  • 3.2.1 金融市场趋于稳定23-24
  • 3.2.2 实体经济向好24-25
  • 3.2.3 失业率下降25-26
  • 3.2.4 通货膨胀率在可控范围26-27
  • 3.3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原因27-29
  • 第4章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工具及步骤29-34
  • 4.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工具29-31
  • 4.1.1 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29
  • 4.1.2 逆回购协议29
  • 4.1.3 发行定期存款工具29-30
  • 4.1.4 出售所持证券及赎回到期证券30
  • 4.1.5 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和再贴现率30-31
  • 4.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步骤31-34
  • 4.2.1 短期流动性工具的到期退出31
  • 4.2.2 减少证券购买与再投资规模31-32
  • 4.2.3 从金融市场收紧流动性32
  • 4.2.4 逐步提高基准利率32-33
  • 4.2.5 渐进地出售资产,实现资产负债表的正常化33-34
  • 第5章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点及效果预期34-38
  • 5.1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点34-35
  • 5.1.1 渐进性34-35
  • 5.1.2 灵活性35
  • 5.2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预期35-38
  • 5.2.1 短期内引起美国国内资产价格波动35-36
  • 5.2.2 推动美元升值36-37
  • 5.2.3 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限37
  • 5.2.4 加剧政府财政紧张37-38
  • 第6章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的影响及政策建议38-43
  • 6.1 对我国的影响38-40
  • 6.1.1 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环境38
  • 6.1.2 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38-39
  • 6.1.3 影响我国金融稳定39
  • 6.1.4 国内市场流动性受不良影响39-40
  • 6.1.5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难度加大40
  • 6.2 政策建议40-43
  • 6.2.1 加快推进汇率市场化进程40-41
  • 6.2.2 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41
  • 6.2.3 加强国际沟通与协作41
  • 6.2.4 加大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力度41-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2 胡艳妮;周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J];银行家;2009年12期

3 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4 韩秀云;;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基础、步骤与影响[J];国际贸易;2013年07期

5 梁婧;康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步骤及时点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4年03期

6 ;美联储勾勒退出量化宽松“路线图”——新兴市场国家应警惕其溢出效应[J];国际商务财会;2013年08期

7 朱庆;冯娟娟;;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研究[J];金融纵横;2009年09期

8 潘成夫;;论美联储量化宽松的退出策略[J];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9 张茉楠;;应对美国量化宽松退出之策[J];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10期

10 徐静怡;宋慧;;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演进、风险及其应对[J];经济论坛;2013年11期


  本文关键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7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