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7:23

  本文关键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波动时主动干预经济的能力趋向增强。特别是入世以后,我国国内经济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干扰。我国政府借鉴了西方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成功经验,加大了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近几年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及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我国政府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力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期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还需完善,国家采取了各种调控手段调控经济,其效果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影响我国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判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是否有效,以及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等问题的研究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不仅定性的研究了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而且应用了动态定量的研究方法,西方最新理论模型——VAR模型以及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函数、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定量的研究了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1993年以来我国财货政策的运用以及其对经济的调控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影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包括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乘数效应;利率非市场化及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制约;还对财货政策的时滞性及二者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使用;优化外部经济环境;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实施的微观主体建设等;并建设性的提出了前瞻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12.0;F822.0
【目录】: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及意义10-13
  • 1.1.1 背景10-11
  • 1.1.2 意义11-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2.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3 论文的主体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16-18
  • 1.3.1 写作思路16
  • 1.3.2 主要内容16-18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18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18-19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19-30
  • 2.1 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概念19-23
  • 2.1.1 概念的界定19-20
  • 2.1.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20-21
  • 2.1.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21-23
  • 2.2 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理论23-27
  • 2.2.1 凯恩斯理论23-24
  • 2.2.2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理论24-25
  • 2.2.3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理论25-27
  • 2.3 向量自回归模型27-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1993年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0-55
  • 3.1 1993年以来财政货币政策运行的历史回顾30-35
  • 3.1.1 1993年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运行的概述30-34
  • 3.1.2 政策运行的一般评价34-35
  • 3.2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35-47
  • 3.2.1 VAR模型的介绍与数据的选取36-42
  • 3.2.2 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42-47
  • 3.3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价47-54
  • 3.3.1 对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47-52
  • 3.3.2 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52-54
  • 3.4 本章小结54-55
  • 第4章 影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分析55-81
  • 4.1 我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与乘数效应分析55-61
  • 4.1.1 我国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与政策有效性55-59
  • 4.1.2 我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与政策有效性59-61
  • 4.2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61-70
  • 4.2.1 货币政策传导机理分析61-63
  • 4.2.2 利率非市场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63-65
  • 4.2.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65-67
  • 4.2.4 货币市场的不完善弱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67-68
  • 4.2.5 资本市场不完善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68-70
  • 4.3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分析70-75
  • 4.3.1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状况71-73
  • 4.3.2 影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时滞的因素73-75
  • 4.4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政策有效性75-80
  • 4.4.1 从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75-78
  • 4.4.2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的问题所在78-80
  • 4.5 本章小结80-81
  • 第5章 提升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81-100
  • 5.1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运用81-86
  • 5.1.1 拓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空间81-82
  • 5.1.2 寻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82-85
  • 5.1.3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现实抉择85-86
  • 5.2 实行前瞻性的财政货币政策86-90
  • 5.2.1 我国实行前瞻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必要性87-88
  • 5.2.2 为实施前瞻性财政货币政策创造条件88-90
  • 5.3 加强财政货币政策运行机制中的微观基础建设90-94
  • 5.3.1 完善微观主体的运行机制90-91
  • 5.3.2 引导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91-93
  • 5.3.3 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93-94
  • 5.4 优化外部经济环境94-99
  • 5.4.1 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94-96
  • 5.4.2 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96-97
  • 5.4.3 完善和加强法制建设及金融监管97-99
  • 5.5 本章小结99-100
  • 结论100-102
  • 参考文献102-10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107-108
  • 致谢10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鑫海;中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其有效性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孙涛;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袁媛;我国货币政策对物价调控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7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