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国际合作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英英;张勇;吴润衡;;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2 王利,江孝感;我国推出股指期权的可行性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12期
3 王若平;;国际金融衍生品风险的防范及启示[J];华北金融;2006年11期
4 杨婧寒;;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J];现代商业;2008年36期
5 黄薇;;浅析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过程[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12期
6 谢莉莉;;我国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08期
7 尹一珉;;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浅议——兼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5期
8 安子铮;;中资企业金融衍生品投资困境与对策研究[J];海南金融;2009年10期
9 陈建宁;;浅论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功能[J];经济师;2009年09期
10 邵秋琪;;上市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运用价值效应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博;;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法律规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游桂云;荆艳妮;;从金融衍生品的异化角度分析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3 王红艳;王亮;王克勤;;九、中央企业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实例分析[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建辉;;灰色灾变理论在气候类金融衍生品价值评估中的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何永贵;白洁;黄仁辉;韩月娥;;基于案例推理的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的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于平;郑羌;;资产证券化与广电行业增值策略[A];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于平;郑羌;;资产证券化与广电行业增值策略[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鞠立新;;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中的若干剖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9 钱津;;第二十八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央企的经营战略调整[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10 滕晓东;;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资本市场政府管制研究——兼评政府审计“免疫系统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卢静思;四川电网加强市场交易监管[N];西南电力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许浩;“罪”与“非罪”一线间 黄金交易监管“无法可依”[N];中国经营报;2011年
3 国信证券研究策划中心 管文浩;基金交易监管有待改进[N];中国证券报;2001年
4 记者 冯娟;股指期货最有条件推出[N];上海金融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苗野;金融衍生品前景看好[N];财会信报;2006年
6 潘清;金融衍生品走近中国资本市场[N];经理日报;2006年
7 ;巴曙松: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应遵循三大准则[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记者 杨东辉;中国应大力发展金融资本市场[N];期货日报;2006年
9 记者 宋雪芬;金融衍生品大会筹备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N];期货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汉青邋陈圣莉;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发展序幕已经拉开[N];经济参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飞;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王石;中国金融衍生品研究与中国期货市场实践[D];吉林大学;2006年
5 冷平生;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郭晔;“有限理性”框架下证券交易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黎灿兵;电力监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8 周玲玲;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余保福;银行业关联交易及其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晓岑;论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国际合作[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颖;中国涉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缺陷及其法律问题[D];复旦大学;2010年
3 陈骏俊;国际金融衍生品监管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启示[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喻开志;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投资[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晓宁;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陈鹏举;日本金融衍生品市场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王彦;我国金融衍生品的政府监管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彭新幸;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宋晓琳;金融衍生品的外部效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欢欢;期权类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3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1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