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及监管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20:29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21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进入衰退,而且还导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遭遇寒流,甚至进入冷冬。毋庸置疑,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金融市场的核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活动不同数量,不同期限的资金提供不同形式的融通,为最终贷款者和最终需求者提供资金,具有资金导向与资源优化配置、宏观调控等重要功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扮演信用中介职能,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本身具有天然的脆弱性,个别机构一旦出现问题,“金融恐慌”及“羊群效应”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银行功能的实现程度,取决于银行的运行效率,而银行的效率来自严密的监管和适当的自由度,具体体现在管理模式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度和监管政策的灵活度。20世纪下半叶金融危机频频发生,银行业过度的信息屏蔽是造成金融体系累积风险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倒闭并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远没有规范化,与国际上通行的信息披露标准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我国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金融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这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以及银行业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因此,选择一种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程度,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提高金融透明度,更好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有助于加强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和监管部门监管的监管体制。 本文以各种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商业银行年度财务报告的比较与研究,分析了各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提出为了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必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并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及研究框架和思路。第二章介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含义及发展。第三章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郑州银行、汇丰银行等各种商业银行年度报告为依据,介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分析各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第四章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监管机制的建议和策略。第五章是结论。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有限披露原则、阶段性推进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严格强制性披露,鼓励自愿披露等原则,以巴塞尔委员会规则为指导,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则,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会计标准,深化体制改革,扫清体制障碍,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完善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执行机构,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督力度,构建多层次的披露体系,优化和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3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含义及发展
2.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含义与层次
2.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工具及方法
2.2.1 信息披露的内容
2.2.2 信息披露的工具
2.2.3 信息披露的方法
2.3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3.1 信息有用性理论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
2.5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发展过程
3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现状
3.1.1 信息披露内容不完善
3.1.2 披露信息不真实
3.1.3 信息披露透明度不够
3.1.4 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
3.1.5 信息披露的主动性不高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3.2.1 信息需求主体缺位
3.2.2 现有产权关系制约
3.2.3 银行监管不健全
3.2.4 管理技术水平比较低
3.2.5 相关法规不健全,会计标准不完善
4 改进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4.1 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法规,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4.2 完善信息披露内容,提高信息披露的全面性
4.2.1 加强对风险管理的信息披露
4.2.2 加强对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
4.2.3 重视对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
4.3 完善信息披露手段,加强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4.4 强化信息披露法律约束,加强信息披露的可靠性
4.5 加强基础条件培育,完善信息供求主体
4.6 加快开发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计量模型,增强信息披露压力
4.7 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强化数据基础
4.8 打造现代运营体系,降低信息披露成本
4.9 创新金融监管理念,完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4.9.1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加强内部审计
4.9.2 加强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完善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
4.9.3 充分发挥监管当局的作用,完善监控制度
5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7690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3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含义及发展
2.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含义与层次
2.2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工具及方法
2.2.1 信息披露的内容
2.2.2 信息披露的工具
2.2.3 信息披露的方法
2.3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3.1 信息有用性理论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
2.5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发展过程
3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现状
3.1.1 信息披露内容不完善
3.1.2 披露信息不真实
3.1.3 信息披露透明度不够
3.1.4 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
3.1.5 信息披露的主动性不高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3.2.1 信息需求主体缺位
3.2.2 现有产权关系制约
3.2.3 银行监管不健全
3.2.4 管理技术水平比较低
3.2.5 相关法规不健全,会计标准不完善
4 改进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4.1 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法规,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4.2 完善信息披露内容,提高信息披露的全面性
4.2.1 加强对风险管理的信息披露
4.2.2 加强对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
4.2.3 重视对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
4.3 完善信息披露手段,加强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4.4 强化信息披露法律约束,加强信息披露的可靠性
4.5 加强基础条件培育,完善信息供求主体
4.6 加快开发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计量模型,增强信息披露压力
4.7 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强化数据基础
4.8 打造现代运营体系,降低信息披露成本
4.9 创新金融监管理念,完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4.9.1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加强内部审计
4.9.2 加强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完善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
4.9.3 充分发挥监管当局的作用,完善监控制度
5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朱丽;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7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4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