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1 18:2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全球货物资本的加速流动,大型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国证券公司也纷纷开始布局海外业务网络。作为中国境内证券公司的领导者,中信证券是第一家开展国际业务的中资券商,积累了一定的海外运营经验,有能力成为世界级的中国投资银行。本文首先回顾了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历程和现状,并以发行H股和并购里昂证券对中信证券产生的短期和长期绩效进行分析,反映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成果。其次,综合分析了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中信证券目前所处的国际与国内环境和中信证券内部条件有所了解,并总结了目前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经营模式和布局不成熟、业务结构不均衡、国际化人才短缺以及逆全球化趋势加重的问题。而后,通过对老牌一流投行高盛、和中国地理文化相近的日本野村证券、经历跌宕起伏的德意志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分析,借鉴国外成熟投行国际化发展经验。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得出适用于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建议:中信证券应选择在与本国文化和地理位置相近的区域、客户导向市场、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全球金融中心等地进行国际化布局,并根据所要进入的市场,灵活选取不... 

【文章来源】: 王文思 吉林大学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分析


总体研究框架

趋势图,证券,趋势图,市场


第2章中信证券的国际化经营历程16数据来源:wind数据。图2.1中信证券年化ROE的趋势图中信证券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市场区域继续进行国际化业务布局,投行业务、经纪业务等在市场上维持领先地位,并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公司目前主要的国际化业务现状如下:(1)投资银行业务股权融资业务方面,2018年,中信在全球共完成31单IPO业务,在香港市场的IPO交易数量排名市场第二,市场份额达9.3%,比起2017年的3.5%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日本市场上参与了日本规模最大、全球规模第二的IPO项目(软银集团①旗下项目),使其在日本的业务得到了加强。2019年,全球共完成22单业务,其中,香港市场上完成17单,IPO交易数量排名依旧位于市场第二;2019年中信证券近十年来首次以证券发行主承销商的身份,参与了美国市场的IPO项目②。债券业务方面,2019年全球债券市场基本面稳定,中美贸易摩擦趋于平稳,促进了投资者提高对于债券业务的需求。中资企业境外债券市场的新发行量创下新纪录,共594笔,总融资规模2257亿美元,较2018年提高了37.3%③,整个市场环境有利于债券业务的发展。2019年,中信证券共完成境外债券融资业务61单,客户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并购业务方面,公司进一步深化国际化业务布局,拓展跨境业务。公司协助①软件银行集团:日本一家致力于IT产业投资的综合性风险投资公司。②联席账簿管理人的身份,即管理新发行出售证券的主承销人,负责将新股分派予不同认购者的投资银行,如果账簿管理人分派股份出色,新股的股价将获很好的支持。③中信证券2019年年报,http://www.cs.ecitic.com/newsite/tzzgx/(登录时间:2020年3月20日)。

超额收益率,证券,里昂,并购


第2章中信证券的国际化经营历程28数据来源:根据回归结果整理。图2.6中信证券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变动图长期绩效方面,此次并购事件作为一项国际化经营布局,可以从管理、经营和财务的协同效益方面,对其长期绩效进行评估①。在管理的协同效益方面,中信证券与里昂证券采取相对独立的整合模式。并购后,里昂证券拥有相对独立性、管理层得以延续,中信证券和里昂证券实现客户共享;企业管理结构和文化也得到整合,里昂在海外的销售机构也变成了中信的产品销售渠道。双方分工明确,充分利用了各自的资源。在经营的协同效益方面,在并购里昂证券后,中信证券的营业总收入有明显的上升。里昂证券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在长期的海外经营中积累的客户关系和拥有的技术与交易平台,对中信证券拓展国际化经营有很大的裨益,将减少中信证券的全球化经营所需要的时间和信息成本;同时,得益于里昂证券在亚太地区25年的融资经验,结合中信证券在中资券商中的地位和在中国香港的区位优势,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双方在业务融合后,中信里昂证券在投行和债券融资等业务方面拥有了极强的实力,斩获了多单有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服务,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双方在并购后的经营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在财务的协同效益方面,并购完成后,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业务结构更加平衡,海外业务收入多样化,总收入提高。由于并购后的实力和企业的国际影响①协同效应指的是并购以后双方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的效率,并购后双方的实力都将有所上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及影响因素[J]. 胡杰武,韩丽.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01)
[2]我国大型券商的海外并购动因、效益和风险[J]. 苏婧,冯晓琦,李思瑞,李舜禹.  改革与战略. 2015(11)
[3]银行国际化路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案例[J]. 陈建中,黄欣丽.  国际贸易问题. 2014(09)
[4]投资银行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投行的启示——基于中信证券与高盛集团的比较分析[J]. 曹晓飞.  生产力研究. 2014(08)
[5]上市公司并购动因案例分析——以联想收购IBMPC业务为例[J]. 张丽娟,文拥军.  商业会计. 2014(10)
[6]中信证券战略转型布局之资本中介业务[J]. 周爱华.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4(05)
[7]证券公司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 李文华.  证券市场导报. 2013(02)
[8]比较优势、市场定位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研究[J]. 傅勇.  金融研究. 2011(12)
[9]从均衡发展视角看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J]. 徐佳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10]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 居茜,陈国炜.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08)

硕士论文
[1]高盛集团在华投资策略对我国投行的借鉴[D]. 张英贤.北京建筑大学 2016
[2]中信证券并购里昂证券案例研究[D]. 周有为.广西大学 2013
[3]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D]. 张军.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0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930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