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业绩补偿承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商誉减值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并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7 20:37
  近年来商誉减值问题逐渐引起上市公司、监管层和学术界的关注。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指出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存在以业绩补偿承诺未到期为由,不计提商誉减值测试等问题。2020年3月证监会通报评估机构在使用收益法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时存在关键参数选取依据不充分、行业指标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中小板和创业板并购市场中涉及较多轻资产收购,评估机构往往采用收益法对标的资产进行评估,收购方往往基于评估结果支付对价,如果估值结果高估了标的资产的真实收益水平,将导致收购方确认不合理的高商誉,一定程度上增加商誉减值风险。并购重组中,业绩补偿协议是标的方向收购方就未来的业绩进行承诺,如果未实现目标,将以股份或现金方式进行补偿。由于并购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业绩补偿协议的初衷是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程度,保护收购方尤其是收购方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在信息不对称性程度较高的并购中,业绩补偿承诺也可能成为标的企业获取高估值的手段,业绩补偿承诺是否能实现,事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收购方可能为了并购的实现,默许了高溢价支付。并购时签订业绩补偿承诺,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高资产估值,增加并...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业绩补偿承诺
        2.1.1 业绩补偿承诺与或有支付计划
        2.1.2 业绩补偿承诺(或有支付计划)研究现状
    2.2 机构投资者持股
        2.2.1 有效监督假说
        2.2.2 负面监督假说
        2.2.3 无效监督假说
    2.3 商誉减值
        2.3.1 影响因素
        2.3.2 经济后果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2 委托代理理论
        3.1.3 信号传递理论
        3.1.4 过度自信理论
    3.2 研究假设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模型设计和变量解释
        4.2.1 模型设计
        4.2.2 变量解释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1.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分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是否签订业绩补偿承诺与商誉减值
        5.3.2 业绩承诺增长率与商誉减值
        5.3.3 业绩补偿承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商誉减值
    5.4 进一步分析
        5.4.1 业绩补偿承诺、关联并购与商誉减值
        5.4.2 业绩补偿承诺与滞后的商誉减值
        5.4.3 业绩补偿承诺实现情况与盈余管理
    5.5 稳健性检验
        5.5.1 Probit回归
        5.5.2 内生性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本文编号:4043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4043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0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