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衍生品使用动机及其对银行风险、价值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5 12:34

  本文关键词:金融衍生品使用动机及其对银行风险、价值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衍生产品 银行价值 银行风险 利率风险 外汇风险


【摘要】:本文使用2007~2011年半年度衍生品相关经营数据,对中国上市银行衍生品使用动机及其对银行风险、价值的影响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规模、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衍生品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银行规模假说、监管与市场约束假说得到验证。使用外汇衍生品将降低市场和汇率风险,而使用利率衍生品反而增加银行风险。规模大的银行使用衍生品面临的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暴露更多,具有风险管理意识的银行合理使用利率、汇率等衍生品能够降低银行利率、外汇风险等内生性风险,有利于银行价值提升,而外汇风险与银行价值呈内在互动因果关系。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 银行价值 银行风险 利率风险 外汇风险
【基金】:“上海市教委085工程建设项目金融学” 上海市一流学科经济学项目资助
【分类号】:F832.33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金融衍生品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及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进行的货币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商业银行是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衍生品自营和代理交易是银行的收入来源之一。银行为了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提供衍生品交易服务,同时基于自身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邵秋琪;;上市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运用价值效应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26期

2 戈建国;周继忠;;银行衍生品交易的决定因素[J];金融论坛;2011年10期

3 郭树华;王旭;袁天昂;屈燕林;;开放条件下利率、汇率联动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4 王敬;;利率衍生产品需求研究:来自中国金融机构的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戈建国;周继忠;;银行衍生品交易的决定因素[J];金融论坛;2011年10期

2 王飞;;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3 郭琪;利率掉期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J];国际商务研究;2002年06期

4 吴刘杰;喻微锋;;利率、汇率风险与银行业超额收益[J];金融论坛;2012年09期

5 斯文;;利率衍生品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实证研究[J];西部论坛;2013年03期

6 马孝先;郑萍;公伟;;中美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绩效比较[J];金融论坛;2013年02期

7 斯文;;利率衍生品市场与银行信贷扩张——一个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3年04期

8 孙天琦;焦琦斌;;信息化与金融安全:开放视角下的分析[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年02期

9 斯文;;关于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斯文;;资产负债久期错配与利率衍生品使用——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玉珊;;企业运用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勇;人民币利率互换之定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刘君;基于社区银行模式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君陶;我国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梁维升;衍生品使用对公司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徐大祝;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周晦月;商业银行场外利率衍生品业务设计与风险控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晓刚;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浅析[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陆旭;践行社区银行:长寿区农信社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李绍芳;金融衍生品对美国银行控股集团收益的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曾倩;衍生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炜莹;陈宝峰;;风险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J];财会通讯;2009年27期

2 樊志刚;马素红;;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新特点与国内商业银行的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2006年04期

3 胡阳;李艺凡;王欣然;;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研究[J];金融论坛;2010年02期

4 邹平;刘引;;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定价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5 姜波克;;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新框架的再探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陈很荣,吴冲锋;金融衍生市场上企业套期保值的动机理论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8期

7 郭树华;王华;王俐娴;;中美利率与汇率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2005~2008[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8 关涛;胡峰;;信用衍生工具对银行最优行为的影响:一个产业组织学的分析框架[J];管理现代化;2006年02期

9 郭树华;禄晓龙;王健康;;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1991~2005年[J];思想战线;2008年06期

10 蒲勇健;李绍芳;;金融衍生品利用与商业银行收益敏感性影响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洁;;论利率市场化下的利率互换功能与风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2 周培仁;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4期

3 孙荣;;中资寿险业表外管理技术与金融衍生工具选择[J];商业时代;2010年30期

4 戴红;利用外资项目的用汇途径及风险防范[J];财会研究;2002年10期

5 霍团结;论债务外汇风险及管理策略[J];国际金融研究;1995年05期

6 夏志琼;怎样选择外币存款品种[J];企业文化;2000年10期

7 梅涛,马凌,姚德良;利率风险管理不再是演习[J];数字财富;2004年03期

8 卜阙;如何利用期权来避免利率风险[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8年11期

9 李婷;左相国;张志清;;金融利率风险评估系统分析与设计[J];金融经济;2006年02期

10 刘建波;刘桂娟;冯增哲;;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风险监测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友;;网上银行风险管理探析[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2 艾洪德;;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3 孙继锋;;我国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张远为;方齐云;严飞;;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桂峰;武剑;潘俊武;李冰;王健;杨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式与实施策略[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6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7 蒋川;;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业务应用研究[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洪正;;内部监督、监管替代与银行价值[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刘银国;张琛;;公司治理视角下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崔勤之;;企业信用与银行风险[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翠玉 王俊;锁定风险:用好金融衍生产品双刃剑[N];财会信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马红雨;专家称金融衍生产品正从繁复向简单回归[N];证券日报;2010年

3 汤毓敏 张巍;中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前景广阔[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4 ;解读金融衍生产品(二)[N];财会信报;2005年

5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李伟;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管理问题及风险防范[N];中国企业报;2009年

6 卫新江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AIG“陨落”的背后[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韩瑞芸;汽贷新法大降门槛 银行风险自控力受全面挑战[N];经理日报;2003年

8 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 刘申燕 王绍兴;从市场先行到立法先行[N];上海金融报;2009年

9 记者 张帆;中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潜力巨大[N];期货日报;2009年

10 任翠玉;锁定风险:用好金融衍生产品双刃剑[N];财会信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全雷;金融衍生产品主协议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张福荣;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与化解[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3 石圣东;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和国内外利率变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红妮;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徐明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贺国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模型与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朱峰;国债利率风险免疫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程东跃;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何来维;表外工具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吴静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早期预警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焰;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石晓峰;网络银行利率风险度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黄华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金英;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周炜;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利率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作伟;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唐e,

本文编号:976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76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c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