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社交媒体对科技创新网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30 07:06

  本文关键词:社交媒体对科技创新网络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社交媒体 国家创新体系 科研网络 社会-技术系统


【摘要】:本文归纳出社交媒体具有技术、社会和突显三个特征,及其对原有政产学研网络产生结构、重心、管理方式和效率四个方面的影响,并对传统网络与基于社交媒体的科研网络异同进行比较,提出存在结构、主体、功能和创新四个方面的不同。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社交媒体 国家创新体系 科研网络 社会-技术系统
【基金】:上海市软科学项目“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146921066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产业关键事件的集体认知模式:动态演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10YJC63004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层管理者认知的企业动态能力及其绩效研究”(LY12G02002)
【分类号】:G206;G322
【正文快照】: 1引言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互联网上的主流应用,对经济社会结构和运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例如,“科学2.0”理念的提出,推动了国外各类科研社交网络(Researchgate、Academia等)的发展[1];基于“众包”的维基经济学兴起为基于社交网络的大规模协作创造了条件;用户创建的内容或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玲丽;吴新年;;科研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年01期

2 李玲丽;吴新年;张甫;;开放型科研社交网络应用调查与分析——以Academia.edu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元,伍俊斌;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互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吕丽塔;张葳;;生态批评视域下的《阿凡达》[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孙慕天;文明的理论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4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5 宁小银;论互联网络的政治负荷性[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张义兵;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陈力丹;试论大众传媒与舆论的互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宋健;制造业与现代化[J];中国表面工程;2002年04期

9 周庆山;论文献传播的文化功能[J];图书与情报;1995年02期

10 张露丹;;文化何以成为人的存在方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张蕾;刘辰;杨正球;;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政务应用技术创新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3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4 刘彪;;探讨网络生态危机[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5 肖建华;游高端;;地方政府环境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依赖与创新[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民兴;;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再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7 眭纪刚;郭京京;;结构调整、范式转换与“第三次工业革命”[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赵欣;;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郑祥荣;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忠贤;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屈超;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孙玲;差异教学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业雷;网络社会视阈下虚拟领导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燕;Learning 2.0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万波;跨越世纪的狂欢[D];南昌大学;2010年

5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尹志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敏璐;SOHO数码办公产品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旭臣;我国参与式公共预算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建设[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翔;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社会政治构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缪赤彤;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启程;;社交媒体之“湿”与社会之痛[J];检察风云;2011年17期

2 冯岩;;人文城市发展中的社交媒体管理[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3 翟菁;张莉钥;;谱写2011年社交媒体研究“五部曲”[J];今传媒;2012年07期

4 ;伦敦奥运,社交媒体奥运[J];新闻记者;2012年09期

5 ;德国“社交媒体经理”走俏[J];青年记者;2013年10期

6 赵瑞云;;社交媒体客服,重在构建交互方式[J];通信世界;2013年07期

7 阴卫芝;;美国五所高校社交媒体准则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3年02期

8 颜运梅;;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社交媒体的应用与政策解读[J];图书馆建设;2013年08期

9 赵星植;;论社交媒体对“指示符号”的过度使用[J];新闻传播;2013年08期

10 ;调查:社交媒体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J];新闻记者;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靖华;;微博的理想与现实——兼论社交媒体建构公共空间的三大困扰因素[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2 洪婧茹;;社交媒体与上海大学生的环保参与:从线上关注到线下行动[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王斌;郑满宁;;扭转“逆差”:社交媒体时代国人形象传播机制及策略[A];新闻学论集(第30辑)[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晓平;社交媒体重构商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一鸣;出版商介入社交媒体的危险[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3 Chris Nerney;社交媒体带来的5大安全威胁[N];网络世界;2011年

4 李鑫源;社交媒体影响不容小窥[N];科技日报;2011年

5 陈晓平;社交媒体的“葫芦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肖明超(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社交媒体引发营销裂变[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7 朱永磊 贝恩大中华区电信、媒体与高科技业务主管;如何成为社交媒体的长期赢家[N];通信产业报;2012年

8 洪琳;2012年全球社交媒体收入将达到169亿美元[N];人民邮电;2012年

9 商报记者 晓雪;如何用社交媒体赚钱[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王磊;社交媒体权力不能“无需负责”[N];文汇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絮;社交媒体广告的表现策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2 吕蒙;网络社交媒体关系网络与品牌传播[D];辽宁大学;2013年

3 吴祖宏;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赵洁;论社交媒体[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庞胜楠;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玲;中国社交媒体内容与功能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周春平;奔驰(中国)汽车公司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任庆军;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熙荧;中国社交媒体社交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韩永丽;国内社交媒体营销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16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16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4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