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20:17

  本文关键词: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素养 科学史 科学哲学 科学社会学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因素,引发着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被赋予了与科技创新同等的地位。2007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25%,比2003年的1.98%提高了0.27个百分点,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0.65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落后地位。2000年,美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达到17%;加拿大1989年公众科学素养已经达到4%;日本在1991年已经达到3%。因此,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论文通过从科学史教育、科学哲学教育、科学社会学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从历史的视角看,科学史教育可以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本质、建构科学知识,培养公众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科学哲学教育有益于我们清晰地认识科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及其建构的方式,为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分析。首先,有利于公众重新认识知识的客观性,弘扬多元的知识观。其次,有利于培养公众全面的科学素养。最后,有利于公众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外发达国家在培育公众科学素养上也经过了较长的过程。实践证明,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加强基础科普设施建设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前提,加大科学普及力度和完善科学教育体系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科学传播和全民参与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关键,自觉的弘扬科学精神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保证。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维新;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教育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陈发俊;史玉民;徐飞;;20世纪美国“公众理解科学”活动评述[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雅莉;中国公众科学素养低下与科学传播之关系[D];西北大学;2006年

2 张毅;社会建构论对科学教育观的影响评析[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7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37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