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知识隐藏的项目团队知识共享激励研究
本文关键词:考虑知识隐藏的项目团队知识共享激励研究
【摘要】:本研究在分析项目团队知识隐藏概念基础上,整合社会认知、社会惰化等理论,构建知识隐藏的前因变量模型,并通过187份有效问卷,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个体结果期望、外生激励、分配公平、互惠与知识隐藏显著负相关;知识共享自我效能与个体结果期望显著正相关;个体结果期望对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和知识隐藏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互惠对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和知识隐藏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对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G302
【正文快照】: 1引言知识共享带来的个体与组织绩效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已得到共识。然而,按照预先假定条件完全实现知识共享是比较困难的。在共享知识过程中,存在成员的知识共享努力水平低于他们完全能共享的水平,这种行为称为知识隐藏[1]。知识隐藏是一种普遍的个体行为现象。一些研究表明,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超群;蒲勇健;郭心毅;;公平偏好对员工努力水平的影响——基于行为经济学观点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0年04期
2 刘良灿;张同健;;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基于互惠性企业环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安成;刘爽;;社会性偷闲能“偷出”团队创造力吗?——一个案例的探索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2 龚主杰;赵文军;熊曙初;;基于感知价值的虚拟社区成员持续知识共享意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3年05期
3 施亮;鲁耀斌;;微博用户行为意向及平台的调节作用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2期
4 郑月龙;张卫国;;新城镇化下新能源投融资机制的演化博弈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WANG Juan-ru;LUO Ling;;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akeholder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Aircraft Product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4年01期
6 赵晶;汪涛;;社会资本、移情效应与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创造[J];管理学报;2014年06期
7 方巍;陈钦;;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东南学术;2014年03期
8 张梦怡;乔红晓;司捷;;员工的差序关系与知识分享行为——基于人情面子模式的观点[J];管理观察;2014年13期
9 杨皎平;侯楠;邓雪;;基于团队认同对学习空间调节作用的成员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7期
10 李广凯;封洁;;大型国有电网企业情报共享动力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波;刘友成;;寿险代理人素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杨皎平;侯楠;徐雷;;知识溢出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竞争程度为调节变量[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赵书松;廖建桥;赵君;;本土心理资本在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作用[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4 赵红军;尹伯成;孙楚仁;;交易效率、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内生发展的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5 杨皎平;侯楠;王乐;;集群内知识溢出、知识势能与集群创新绩效[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赵书松;廖建桥;赵君;;本土心理资本在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作用[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蔚剑枫;欧阳桃花;胡浩松;;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跨国经营创新能力研究——以西门子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刘向;俞竹超;尤天慧;;面向软件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知识地图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周军杰;;虚拟社区内不同群体的知识贡献行为:一项对比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黄海艳;苏德金;;非正式网络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我国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内部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2 兰宏;全球价值链下的学习障碍和低端锁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乐承毅;企业知识与员工知识贡献度集成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金鹏;公平偏好下国企高管最优显性和隐性激励组合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李曦烨;比特产品的交换价值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陈涛;企业ERP系统采纳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多视角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齐羽;组织模块化影响组织动态能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闫春;创新开放度与开放式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阳毅;中国企业知识领导与员工知识行为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罗军;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晶;企业知识外部化的博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晓萍;知识员工产出分享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唐云霞;供应链企业隐性知识传导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吴杰;公平偏好敏感性及其实证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5 李源;虚拟团队中的社会惰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淑静;互惠性偏好、员工敬业度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陈洋;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推荐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李文静;知识管理中专家地图的构建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胡莹;移动微博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刘占礼;基于时间分析的组织间知识转移粘滞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平;徐建中;;影响寿险营销员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J];保险研究;2007年05期
2 周长辉;;中国企业战略变革过程研究:五矿经验及一般启示[J];管理世界;2005年12期
3 吴晓波;马如飞;毛茜敏;;基于二次创新动态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杭氧1996~2008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4 王艳梅;赵希男;郭梅;;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团队运作条件模型分析[J];管理学报;2008年02期
5 陈其安;刘星;;基于过度自信和外部监督的团队合作均衡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6 王健;庄新田;;基于非理性预期的团队合作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7 杨春学;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8 王映浩;;激励作用的持续有效性分析[J];技术经济;2006年04期
9 林长逵;;组织内驱因素、知识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实证研究框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10 郭心毅;蒲勇健;陈斌;;代理人存在非理性心理的委托—代理模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萍;蓝海林;;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2 付立宏;刘洋;;近年来企业团队知识转移国内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9期
3 姜苗;吴洁;;团队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12期
4 郝文杰;鞠晓峰;;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吕韦韦;程炜;;基于场论的创新型团队知识共享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29期
6 吴彬;常宏建;;企业科研团队知识存量的相对度量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7 商漱莹;;团队知识共享障碍及管理对策[J];领导科学;2011年14期
8 陈凌涛;姜道奎;;团队知识共享研究前沿及其知识基础[J];科技与管理;2012年02期
9 李欣苗;李嘉;谢航;谢虹雨;;面向开放式团队知识创新的动态标签关联网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04期
10 李柏洲;赵健宇;苏屹;;团队知识共享意愿、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与知识创造的关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荣;涂国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结构、行为与绩效作用机制的博弈分析[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2管理科学[C];2014年
2 许娇;周小亮;;演化博弈视角下的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机制研究——基于能力相同知识生产者组成的团队[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3 王黎萤;陈劲;;研发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的探索与验证[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金蹊;;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团队知识吸收及其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张兮;陈振娇;郭传杰;;虚拟科研团队中成员个性与知识贡献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秀榆;张玲玲;马俊;石勇;;团队知识转移与共享“搭便车”行为的激励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原长弘;姚缘谊;;知识共享氛围对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造的影响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汪黎君;;由团队知识的形成看医学工程部的知识共享[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医疗设备信息》创刊20周年庆祝会论文集[C];2006年
9 蔡翔;李翠;冯美珊;;知识型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的若干命题[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记者 涂俊超;寒假临近 创业 你做好准备了么[N];贵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敏;基于个体选择的研发团队知识转移与创造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袁晓婷;企业R&D团队内部社会网络与团队知识创造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郝文杰;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共享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季晓芬;团队沟通对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明;企业团队知识共享机理及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张帆;石油管道设计团队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沈丽;个人知识与团队知识冲突及其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陈佳;高速公路标段团队知识学习影响因素的提炼与路径参数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娜;团队知识管理文献综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程馨梅;基于项目团队知识创新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李平辉;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张睿鹏;团队知识存量的相对度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吕程;项目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绩效结果[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姜苗;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5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9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