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与国内若干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23:05
【摘要】: 创新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热点,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学者的关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城市作为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载体,在当前经济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更需加大研究力度。 城市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来体现的,因此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以通过城市间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更清楚地把握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以及自身优势和劣势,有利于各城市及时发现问题,并借鉴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控。 本文立足于区域经济和创新理论,设立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元统计法、综合指数法、模糊Borda法构建出组合模型。该模型将评价的主、客观方法有效结合,使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更科学合理、更具实用价值。在收集大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将组合模型应用于天津市与国内20个大中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到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状况,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根据得到的结果,将天津市与国内若干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横向比较,找到天津市在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政策、科技活动投入强度、科技活动产出数量和质量、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和差距。在此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增强天津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以保证天津“十一五”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图文】:
图 3-2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五个构成要素Fig. 3-2 Five components of urb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创新环境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环境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是鼓励创新的关键。如果一个城市中没视,不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的发展,那么对于提升当困难,科技创新环境是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科技创部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它主要包括:可能有条件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研物质条件,包括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以及科技活动外部物质技意识,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持。活动投入新的原动力是科技活动投入、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结合,被看关键因素。一个城市要跟上科学技术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迎
图 5-1 20 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分排序(05-06)Fig. 5-1 The order of 20 cities’ S&T innovation capacity score(05-06)表 5-3 20 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名次比较(05-06)Tab. 5-3 The rank of 20 cites’ S&T innovation capacity(05-06)年份 北京 天津 沈阳 大连 长春 哈尔滨 上海 南京 苏州 杭州2006 1 4 14 11 17 19 2 6 12 82005 1 5 13 12 19 17 2 7 11 10年份 宁波 厦门 济南 青岛 武汉 广州 深圳 重庆 成都 西安2006 18 5 9 13 10 7 3 20 15 162005 18 6 9 14 8 4 3 20 15 16类似地,再按照前面利用组合模型求解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计算步骤,,分别计算出 20 个城市 2006 年和 2005 年的五个一级指标的组合得分,组合模型比较结果与排名由表 5-4 和表 5-5 给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322.7
本文编号:2706992
【图文】:
图 3-2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五个构成要素Fig. 3-2 Five components of urb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创新环境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环境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是鼓励创新的关键。如果一个城市中没视,不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的发展,那么对于提升当困难,科技创新环境是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科技创部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它主要包括:可能有条件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研物质条件,包括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以及科技活动外部物质技意识,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持。活动投入新的原动力是科技活动投入、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结合,被看关键因素。一个城市要跟上科学技术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迎
图 5-1 20 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分排序(05-06)Fig. 5-1 The order of 20 cities’ S&T innovation capacity score(05-06)表 5-3 20 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名次比较(05-06)Tab. 5-3 The rank of 20 cites’ S&T innovation capacity(05-06)年份 北京 天津 沈阳 大连 长春 哈尔滨 上海 南京 苏州 杭州2006 1 4 14 11 17 19 2 6 12 82005 1 5 13 12 19 17 2 7 11 10年份 宁波 厦门 济南 青岛 武汉 广州 深圳 重庆 成都 西安2006 18 5 9 13 10 7 3 20 15 162005 18 6 9 14 8 4 3 20 15 16类似地,再按照前面利用组合模型求解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计算步骤,,分别计算出 20 个城市 2006 年和 2005 年的五个一级指标的组合得分,组合模型比较结果与排名由表 5-4 和表 5-5 给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32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晶,李大卫;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评价中的应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何朝远,张耀明,吴广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战略决策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2)[J];玻璃纤维;2002年05期
3 黄志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4 陈国宏,陈衍泰,李美娟;组合评价系统综合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康壮苏;;试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推进[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方旋,刘春仁,邹珊刚;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9期
7 周寄中,胡志坚,周勇;在国家创新系统内优化配置科技资源[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傅强,方涌;论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9 贾根良;进化经济学:开创新的研究程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03期
10 赵玉新;综合指数法在企业偿债能力评价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爱国;山东经济中科技创新的实践与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6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70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