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我国科普网站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0:54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科技三会"中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①。在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事业得以不断发展。作为科学传播重要媒介的科普网站肩负着重要使命。但是通过搜索国家数据库,笔者发现国家数据库中与科普网站相关的统计数据是0;通过对调查问卷以及我国科普网站的分析,笔者发现科普网站在我国科学传播中实际发挥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比例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均表明对我国科普网站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笔者较为系统地阐述我国科普网站的科学传播作用,将科普网站与科学传播的发展状况相结合并展开论述,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分析我国科普网站的科学传播作用,综合运用科普网站与科学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我国科普网站在科学传播中的现状、特点、应有作用和未有效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素养、科普网站自身、网络科普联盟及其科普网站与各级科协间的合作这5个层次对对我国科普网站在科学传播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我国科普网站有效促进科学传播的保障措施,一是要完善科普政策、加大政策支持;二是要提升全体公民的素养;三是要创新科普网站的表现形式;四是要完善科普网站的功能;五是要发挥我国科普联盟的实效;六是我国科普网站和各级科协要加强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3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兵;侯强;;科学传播中的科学与常识[J];科学;2005年05期

2 谭小琴;;科学传播:我们迷失了什么[J];科普研究;2007年02期

3 谢彦;;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的科学传播[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4 杨建华;舒志彪;;不同学部院士科学传播行为对比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03期

5 杨清媛;;从传统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J];中外企业家;2011年14期

6 翟杰全;;科学传播: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开放[J];科普研究;2012年05期

7 孟静雅;;浅谈科学“危机”下的科学传播[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5期

8 姜照君;;媒介变迁视角下我国科学传播的理念转向及路径选择[J];文化产业研究;2013年00期

9 许志晋,毛宝铭;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传播[J];科学学研究;2005年04期

10 张晶;尹兆鹏;;科学传播理论的历史考察:将“传播”理念引入“科学”的历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峥华;;建构主义思想下对科学传播社会语境的思考[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秀花;;气象科普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曾铁;;科学传播应重视规范性和科学性——以近年几家大报的若干文章为例[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香平;;科学传播需要双力驱动[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姜照君;陈清;;科学传播的“边缘化”[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孙红霞;任嵘嵘;;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新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琦来;普宏;孟雷;;关于中日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舒志彪;来英;;电视科学传播能力研究——以科教栏目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9 石国进;;应急条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李秀菊;何薇;;欧盟科研框架计划项目中科学传播的政策与实践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谢广岭;科学传播网站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黄时进;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罗红;科学传播的叙述转向及其哲学思考[D];南开大学;2014年

5 王细荣;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卫征;科学传播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张凡;简论科学传播的历史演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施径科;科学传播中的公众理解问题初探[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李泳涵;科学传播的学科基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健;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林小丰;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科学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隆宇;从崔方之争等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透析科学传播[D];河北大学;2015年

8 黄悦翎;媒介变迁视阈下的近现代中国科学传播研究(1840-2012)[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朱继昌;广西农村科学传播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林雅琪;《浙江日报》“科学plus”栏目传播实践研究与改进策略[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09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709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c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